分享

如何看待拿奖到手软的隶书大家张继书法,是融会古法,还是随性而书?

 llljjgg 2021-08-03

'书法是有时代性的',这是张继成功的大背景,最主要的原因,张继隶书成功。是不迟不早,赶巧踏上了这时代的节点上,适应时代审美取向。

打个比方,如果放到30年前,张继书法能获奖吗?很难,因为那个时代,审美标准是四平八稳的的端正匀称体,比如前多年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的正体隶书就比较流行,那是哪个时代性的需求,现在不一定吃香了是一个道理。

再往前看一下隶书篆刻大师,素有'南邓北齐'的邓散木写得《张迁碑》,邓散木是大师级书法大家,正,行。楷。隶,草皆精,特别是篆刻水平与齐白石并列。也是公认张迁碑写得较好的书法家。字体朴拙大方,刚柔相济之美,

再往清代推,梁启超写得《张迁碑》一样稳重大气,庄重典雅的庙堂气。

有幸的是,对于张继来说。生活在这个求奇求变的年代,如果放邓散木,梁启超那个时代。估计这个字体早就算是'不及格',被丢到一边'那凉快那歇菜去了'。

我们可以对比张继的字体,因为张继主要以《张迁碑》功底,加以隶变书体得以扬名的。

至于说张继隶书随性而书有些不恰当,毕竟是科班出身,临遍了历代汉碑,汉简,碑帖,功底肯定是有的,但为什么辣么多隶书高手。唯有张继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得到书法国展,兰亭奖认可,一等奖拿到手软,首先是顺应了时代,这是个什么时代?

是一个快餐文化时代。

是一个求奇求变才能成功的时代,

是一个以丑为美,提倡'宁丑勿媚'的年代,反倒写得四平八稳,过去讲究正统。工整秀丽的楷书,隶书体不受评委,国展的赏识,这就是书法有时代性的特征,所谓'运来泥土生金'。

(邓散木先生书法)

从书法艺术价值上说,你写的好不一定得到认可。但你能吸引评委都眼球,丑,稚,拙,憨态可鞠的书法反而更能得到认可。甜的吃多了想换点苦吃,杂粮糟糠比过去的白米细面值钱。变态摇身一变为新宠,威严正统反倒视为古板僵化馆阁体。

另外一点,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一旦突破了成功的初期阶段,人们自然就会打一个印象分,即使后来写得比张继好的大有人在,但无论评委还是观众,都会认可他是公认的最高境界,这和电视广告宣传一个道理,一旦出名,写得再不咋样,也会认为'名牌''大家'。

其实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越有就得到的越多'

(邓散木先生篆书书法)

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张继隶书,要认识到他的书法也是功力深厚的基础上,才能脱颖而出;也要承认'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清醒认识到到他的书法并不代表隶书最好,只是他适应了时代和所谓评委的口味。一旦奋斗到自己也是评委,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权威。所以就会越来越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