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尘的力量

 介子平 2021-08-03
喧嚣之处,偏有人安静地坐在剧场的后排,不动声色,恬然以适,还有人避开热闹,于展览接近尾声时,流连其间,若有所思。他们未以任何言语表白如此差异,有心者却也觉察得到。

在革命燎原、戾气充斥之时,甘地以非暴力思想,隔绝成了少数派,他说:“因为他们邪恶,我们才要正直;因为他们残忍,我们才要善良;因为他们阴险,我们才要光明;因为他们无耻,我们才要高尚。我们不愿任何人流血,但绝不惧怕流血。等到乌云散尽、雪融花开的那一天,世界将看见我们的美丽和他们的丑陋,这是我唯一坚信的事:美丽终将战胜丑陋。”微焉而不厌,久焉而不倦,几十年后,革命的狂热全球退烧,也冷却成了非暴力的样子。同样宣扬非暴力的曼德拉,志未一日坠,心未一时放,“你若内心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你若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1968年4月27日戴乃迭因“英国间谍”案被捕入狱。在此恶劣处境下,她依然保持着一份自尊,维持着做人的基本礼节,每日不苟梳洗而不弃美,以牙刷将狱壁刷得干干净净。据同在半步桥看守所坐牢的郁风回忆,每次看守送饭给各监室女犯时,总能风外听竹,隐闻隔壁牢房戴乃迭的“谢谢”声。“男人的气质,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辨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南怀瑾的期望标准,未必有几个男人做得到,倒是这位女士做到了,且在万念俱灰、黯然消沉之时。张郎郎 1970年在北京看守所死刑号与遇罗克相遇,他发现牢房里很多杀人不眨眼的死囚,习气不除,却对和以处众,恕以待人,仍保持书生作派的遇罗克皆毕恭毕敬,他们虽不解其《出身论》里的内容,却知其在为被损害的底层作代言,在以卵击石,同政府较劲,故尊敬之。

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形象,却能改变气质,无法达到理想的高度,却能提高水准,此皆后天之补。有了信念,便有了强心,任大事,不觉难,作小事,不敢忽。“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无论他人如何讲,自以为感受之正确,无论别人怎么看,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内部的光辉,宇宙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微尘之个体,草色遥看近却无,不足以改变世界,却能感染周遭,区域虽不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