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人77句话,已经颠覆中国地产行业了!

 新用户3817DiPs 2021-08-03

丁祖昱评楼市,独家原创点评。14位行业顶级大佬化身导师,给1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易居沃顿学员奉上了整整两天的思想大餐。

为期两天的易居沃顿研究班第二阶段北京段的学习刚刚结束。和第一阶段上海段相比,学员和导师之间更熟悉,也更投入了。这次导师数量也更多,张忠、潘军、赵男男、刘爱明、刘挺军、周忻、陈凯、宋家泰、丁长峰、陈伟、刘晓兰、廖鲁江、易小迪这14位行业顶级大佬化身导师,给1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奉上了整整两天的密集思想大餐。我坐在台下听完了这14位导师的课程,回到上海后依然不能平静。他们勇于思考,并把思考的结果体系化,再分享出来,也许各自观点并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但都值得敬佩。引用毛大庆的话来说,就是勇于解放思想、提倡百家争鸣、学习兼容并包、冷静独立思考。


张忠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宾大沃顿中国中心主任

公开课课题:《创新营销:在全渠道世界中利用社交媒体》

金句1营销中的创新来自于挑战,互联网的冲击带来挑战。

金句2如果是20年前,估计讲到最后就连薄T都脱了。

金句3过去在零售这个行业里,大家的想法是成功的秘诀只有3个,就是位置、位置、位置。沃尔玛出现之后给大家一个很深刻的教训,位置并不是那么重要。

金句4消费者是宣言书,消费者是宣传队,消费者是播种机。

金句5现在全渠道的消费者都是年轻人,如果说你丧失了年轻人,你就丧失了未来。

金句6大数据和大规模的定制变成了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金句7全方位竞争渠道的客户,这个就是我们营销行业将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点评:国际视野学贯中西,关键是沃顿营销学的教授还能讲中文,通读毛选,是把毛选和互联网营销创新结合得最好的教授。


潘军 易居沃顿互联网与房地产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创新思维下的社区服务O2O生态圈构建》

金句1“要多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要多看云里雾里的书,要做些不太靠谱的事儿”,所以有我们这个班是件挺好的事情,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

金句2房地产的着陆,真正的反弹可能会到 2018 年年底。

金句3下一个真正能带领我们走出困境的,很可能是新型的金融。

金句4谈转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想法和评价问题的标准,这是现在这个社会对我们最大的挑战。

金句5社区关系是什么?是用户活跃的催化剂,是商业生态的黏合剂。所以我又给了一个定义叫:有温度的连接。

金句6干房地产的成功率是多少呢?86%。做工厂的成功率是12.5%,当歌星的成功率是多少呢?1/500

金句7中国人除了 1%最高端的用户之外,99%的人都不太愿意付费买服务。除非必不得已。

点评:歌唱得最好的开发商,彩生活、美易家、解放区都是思维碰撞、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而不是唱出来的。


赵男男 易居沃顿房企升级与发展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市场转型期房企投资回报之道》

金句1一个企业不可能既有规模,又有利润,又能创新。对于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受限于生产线的规模,它在投资上反而会丧失灵活性。

金句2投资成败的因素,除了拼乐观外,还要拼悲观,也许不在乎太大的回报,只在乎小赚,也是一种“小胜”。

金句3旅游地产应该是旅游与地产都能分别成立才算成功,但目前国内还未出现成功案例。

金句4在我这个年龄心中唯一的导师就是毛主席。

金句5这是一个没有专家只有玩家的时代,所以住过 300 多家酒店的人,对酒店房间的氛围、灯光、水温都有足够的体验,有足够的体验就足够支持我们去做一个高水平的酒店。

金句6因为竞争摊薄了利润,一个没有利润的行业已没有办法做到创新,没法做到发展。

点评:最年轻的老导师,最有情怀的地产人。能够把一堂貌似枯燥的房地产投资课讲得信手拈来,没听过男男课的人真是太亏了。


刘爱明 易居沃顿产业与地产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产业地产——窄门之路》

金句1如果不是一类人,在互联网上完全都走不到一起。两个人结婚,有的人一辈子都搞不到一起去。

金句2所有的东西都会被互联网颠覆,房地产一定会被颠覆,只是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被颠覆。

金句3对于房地产,产业是核心,地产是基础。

金句4传统的企业不谈转型的已经很少了,新的企业在不断的往外冒,这个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看起来是失控,但是我认为这就是互联网改变世界的过程,看起来是失控,结果一定是好的。

金句5产业地产的玩法,我们不谈地产这两个字,谈产业,谈和产业相关的各种东西,制造业、互联网、社群、手游,也就整天谈这些事,如果你还以地产的思维来思考产业地产,过去已经证明了这一条路是走不通的,必须有另外一种玩法。

点评:爱明和大庆都是来自万科的高管,不同的是一个在优客工场中强调不同的人群聚集形成生态圈,一个强调有同样背景同样类型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但他们都认为今天互联网思维能够改变这个行业。


刘挺军 易居沃顿养老与商业模式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保险与健康产业的跨界融合》

金句1把养老服务和养老整合在一起,一个客户在 40 多岁的时候,先到泰康去买保险,用保险的资金去支付他未来的养老的费用,这个是我们的这种模式大的方向。

金句2千万不要简单的把养老当成养老地产,它确实是一个专业的医疗保健的护理机构,它需要从土地、从保险的体系,从服务的体系,多方面来进行整合。

金句3所以我对养老产业未来的前景,没有海阔天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扎扎实实存在的市场。

金句4所有的创新是被什么东西扼杀的?就是被市场扼杀的。

金句5未来的几年,一定会有洗牌的过程,最后是看谁的专业能力更好。

点评:他是能够把养老产业、房地产行业和保险金融三者整合在一起,形成成功案例,又把它清晰表达给你的那一个人。


公开课课题:《企业家精神与社会公益》

金句1你要当企业家,就得有一点企业家精神,没有一点企业家的精神,没有一点敢担当的精神在中国可能就活不下去,这里不是美国,所以你得按照中国的办法来讨论企业家的问题。

金句2这两天正处在言论的浪尖上,虽然我并不担心,但是一般朝阳区我也不大来。

金句3互联网是从AB中间要干很多事。比如说我从AB,我开一辆车有4个座位,我那3个座位给谁呀?可以找漂亮的姑娘陪着,还有两个座位可以卖钱。这样的话,我从AB之后,兜里面还可以装一点东西,这就是智能化的过程,交叉性思维互联网进行的概念。

金句4:我们现在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重要的就是企业家素质,所有的人都可以创业,成功者只有5%95%是失败的,创业和就业是两回事。

金句5企业家就是创造财富往前冲,在后面不能够留尾巴,所以企业家责任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得环保、得遵纪守法,得保护环境。

金句6我们强调企业家责任,除了前面创造财富之外你还要把你的财富用好。不要在死的时候还有一大堆的钱没花出去,你希望在你死的时候被别人记住,还不如让自己活着的时候,被大家记住。

周忻 易居沃顿互联网与房地产组课题组长

公开课课题:《在路上:房地产互联网+

金句1我华尔兹跳得可棒了。

金句2如果没有清晰的产业链逻辑,还是不要动互联网了;要玩转互联网+,须以传统产业为基石、互联网为平台并懂得把握时机,三要素缺一不可。

金句3我国现存黄牛体系非常复杂,分为大黄牛、中大黄牛、中黄牛、小黄牛、散户黄牛五个等级。为什么现在去中介化概念这么热?因为市场大,君不见直到现在,虹口、八万人体育场门口的黄牛都还没有被整合起来。

金句4不妨站在月球看地球,回头审视一下互联网;心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

金句5沈南鹏、曹国伟、马化腾,他们三位都是易居的股东,虽然我没有去,有这3个人作为代表,说明易居中国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还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陈凯 易居沃顿房企升级与发展课题组长

公开课课题:《从阳光城三年成长看中小房企的发展之路》

金句1我的原则是40岁之后不撒谎。

金句2不要指望政策红利,要有牺牲的准备。

金句3大企业和小企业用人规则完全不同。举个例子:丘吉尔为什么任命那个爱用电话直接下单的飞机制造大臣?这里二战呢,你还走流程?

金句4一个人过去的辉煌战绩,反映的到底是他的个人能力还是组织能力?搞清这一点太重要了兄弟们!

金句5福州以前有好的企业没有做大,跑到外面去,结果自己的大本营给丢掉了,你还不如在自己的市场上做好,这样才能够有口碑,互联网一定要用,但是怎么样用?大家不要跟风,要坚持,要坚持不跑步。

点评:相貌、说话都和冯小刚那么像,能够把阳光城3年快速成长的经验教训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看来他是所有导师中把故事讲得最好的专业地产人。


宋家泰 易居沃顿营销与变革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当我谈自媒体时我谈些什么》

金句1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些假山假水、大而不当的售楼处,改成咖啡厅呢?只要能够把售楼处想成一个入口、场景,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比简单地去卖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金句2在互联网时代,平凡、普通就等于死。我们应当找什么样的公众号投放广告?除了房地产号,更要多接触社会性公众号。当我们对流量嗷嗷待哺的时候,流量对我们也是望眼欲穿。

金句3我觉得跨界的深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定价关键。如果说你没有深入到客户的跨界,你怎么能够进行多渠道的竞争呢?

金句4我在谈自媒体的时候我是在谈魅力性人格。魅力性人格的三要素:真牛、不靠谱+自恋。

金句5一切产业皆是媒体一切内容皆是广告。每个公司或者组织,都必须生产自己的媒体属性。任何内容都是广告,你的任何产品、任何东西都是广告。

点评:硬件即是软件,软件即是内容,内容即是广告,家泰是能够把这些深刻理解并能做到每篇公众号都是万字长文且阅读量达10000+的唯一地产人。


丁长峰 易居沃顿商业地产创新课题组长

公开课课题:《大型开发商的商业定位与突围》

金句1为什么万科之前不做商业地产呢?主要有三点原因:不做更好、不做更快、进退两难!如今的万科开始做商业地产,同样有三个理由:不得不做、不能不做、抢着做!

金句2大家都把万科当成一个靶子来调戏一下。

金句3我今天谈的主要是万科的教训,大型公司在转型的时候比小型公司更痛苦,因为你一定是有成功的路径依赖,你要去改变所有人的思维,大家要从成功的道路来扭过来是非常困难的。

金句4我在陈凯后面讲是一个悲剧,应该把会讲故事的人留在背后,但是我给大家保证,作为导师我的态度是最认真的。

金句5如果大家有钱,大家不要去新盖购物中心,而是去收购购物中心。这样你的代价更小,看得更准,你的投资周期会更小。

金句6战略和战术这两个层面,对于决策者来讲,你要回答做与不做?和住宅一起做还是在住宅之前做还是在住宅之后做?什么时候做?用谁的钱来做?你到底要做多大?你做给谁?你怎么样做出差异化和特色?以及你如何把线上线下结合?这4W4H每一条就可以去谈很久。

点评:听完丁长峰对万科商业地产的分析和对商业地产运营的理解,我深深为万科没在10年前让长峰去主持商业地产感到万分惋惜。


陈伟 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物业管理处处长

公开课课题:《物业管理变革的边界与本源》

金句1易居沃顿学院蛮有特色的,一般是中午一点钟开饭,他们一点开课,有点违反生物钟,这个时候无论讲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是属于比较疲惫的状态,也是为我讲的效果找一个借口。

金句2目前物业管理主要有两个大的变化,第一是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如今在尝试颠覆任何行业,而物业管理也离不开互联网;第二个就是引入资本要素。

金句3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不是免费,而是拒绝暴利,因为互联网出现之后,你的真实成本被挖掘,暴利就无所遁形了。

金句4200 年来,最重要的改变我们生活的就是这两个东西:科技、资本。我认为对物业服务行业来讲,房地产业也一样,都具有革命性的力量。

金句5开发商对物业管理的理解是非常粗浅的:售后服务。我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有比较好的售后服务,这个售后服务也是维护母品牌非常重要的手段,仅此而已。

点评:典型的专家型领导,如果中国物业管理公司老总们都能听这样一次演讲,那整体物业管理水平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刘晓兰 易居沃顿地产与金融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从万达转型看商业地产不能承受之轻》

金句1未来的商业地产一定是+互联网、+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万达商业的转型恰恰是这样做的。

金句2到底是重资产好还是轻资产好?我个人认为没有好与错,只能够赚钱就行了,哪个对你合适就选择哪个方向,不一定要去跟风。

金句3如果最基础的东西都做错了,上面的东西是加不上去的。回归本质、做好产品是最重要的。

金句4真正的轻资产,是以服务能力取胜。真正的轻资产,不会比重资产容易做。

金句5社区营销带来的东西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吸引着人过去。

点评:晓兰不愧为商业一姐,讲的是万达的案例,感觉自己就是万达轻资产的操盘手。


廖鲁江 易居沃顿互联网与房地产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转型时代:应对变化的组织创新》

金句1先死的一定是组织臃肿的大组织,活下来的一定是有自己特点的小组织。要小而美,小而新。

金句2对现代人的评价,应当是潜力优于一切。

金句3我们观察了一下创新的发生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创意,创意经常会有,3个人在喝一杯咖啡,可能就有一个好的主意,但是创意到创新有时候不是自然发生的,一个组织的价值就是让一个主意从创意到创新。

金句4为什么霸主调整起来非常的困难?就是因为他有既定的秩序和流程,所以就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下来,这个就成为了创新的障碍。

金句5在组织设计中我们会把潜力放在经验之前。潜力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好奇。我在上海时发现有一家西红柿蛋汤做得非常好,我就经常去,特别好奇为什么比我做的好吃?潜力的第二个表现方式是钻研,有一天我就点了一碗西红柿蛋汤,厨房是开放式的,整个操作过程我都可以看到,厨师的程序和一般番茄蛋汤都是一样的,但过了一会儿拿出一个瓶子来往锅里面倒了一点东西,我自己做没有这个程序,然后我就去看了一眼,番茄酱。潜力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实践,差不多明白了就动手,第二天中午我就自己在家做番茄蛋汤了。潜力的第四个特点就是追求极致,我现在在研究能不能不放鸡蛋?没有西红柿了没有鸡蛋了,这个蛋汤才能够做成极品。

点评:前龙湖和现世茂的人力资源老总不是白做的,在当前互联网冲击下的行业变化和企业转型如果不谈组织再造就是白搭,另外还是要尝尝他做的番茄蛋汤是不是真好吃。


易小迪 易居沃顿文旅与产业组特约专家

公开课课题:《街区综合体——阳光100商业地产的探索之路》

金句1为什么讲转型,就是原来的主业不挣钱了,挣钱的就不想这个事,肯定是碰到困难了。

金句2中国的下一个阶段,城市的升级换代和繁荣发展才刚开始,而且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的主题,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机会。

金句3地产下一个竞争的焦点从普通的开发,到城市的综合开发和商业开发转移,这是一个趋势。

金句4你卖的是商铺,你没有卖掉的是街区,你一定要经营好,而且你必须要把街区的环境都进行严格的管理。

金句5不要认为现在商业过剩了,就以为这个商业没有前途了。街区商业如何找到文化主题,找到消费主体,我认为这个市场会非常大。

点评:能够从过剩的商业地产中寻找到街区商业、文化商业的巨大空间,并能卖出比住宅更好的效益,这就是真本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