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加快推进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广植孝文化元素

 城市文化观察 2021-08-03

孝感,南起江汉,北接中原,《董永传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话中,有《天仙配》的浪漫故事;历史上,有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中的生动记叙;文学里,有三国魏曹植《灵芝篇》的深情描绘。地以人显,董永、黄香、孟宗三位人间至孝成就孝感今日之名。

投稿 华中城市研究会会长冯煜晖

构建孝文化传播平台;保护孝址,打造孝景,加强城市形象改造提升,文城融合筑孝魂;建立“五孝”品牌创建评价体系,强化考核促创建;抓好资源整合,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好主题文艺活动,旅游融入孝文化元素;把孝文化名城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扩大示范点建设。

打造一批彰显孝文化元素的标志性载体,做好蕴含孝文化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孝文化文艺作品创作;加强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把孝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加强理论研究,推进以文化人,扩大对外影响,加强日常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孝文化内涵;围绕“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将红色文化及其它相关联的文化纳入孝文化研究范畴;加强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孝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好红色文化积极作用,让红色文化丰满起来、鲜活起来,助推孝文化名城建设。

统筹资源,编制孝文化载体建设专项规划,指导孝文化载体建设,丰富孝文化旅游资源;支持中华敬老园、凤凰天仙城、城隍潭麻糖米酒生产基地等孝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创孝文化旅游资源的亮点;提升丰富槐荫公园、澴川公园、仙女湖公园等现有旅游资源的孝文化元素。

引入孝文化治理理念,把握内涵,明晰作用,强化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深入挖掘、阐发和利用孝文化;深耕传统文化土壤,唱响“孝文化名城”、孝文化主旋律、孝文化活动等品牌;建立乡贤咨询委员会,推进祠堂文化示范工程,建立“和为贵”调解室,搭建孝文化社会治理载体。

完善敬老惠老政策体系,建立老龄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行“敬老卡联盟”模式,加码敬老服务,使老年人获得更多优待;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社区“长者照顾之家”;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培育养老服务人才,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开展尊老敬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舆论氛围。

在发展“名特优”产品过程中,要打好孝文化牌,用孝文化扮靓名优特产品;深入挖掘地方特产中孝文化元素的新内涵,引导激励企业增强文化创建能力,将孝文化理念注入企业文化,将孝文化元素植入企业产品;发挥孝文化在特产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孝感特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孝文化研究,丰富文明家庭理念,培育优秀家庭文化;加强孝文化宣传,丰富孝文化载体,完善家风激励机制,在全市开展“把孝心带回家”的孝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孝当先”的价值理念,引领培育孝心、爱心,共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