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最怕的事:我爸和亲戚一起劝我喝酒

 乐康居 2021-08-03

图片

有人说酒最初由杜康酿造,杜康也成了酒的代名词。诗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文化风靡的同时,酒桌文化也应运而生。虽然仅相差一个字,但意义却不相同。

酒文化在意的是一个品字。美酒是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抒情方式,以酒会友,以酒言志,以酒述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文人墨客借酒品书,品人生,各领风骚数百年。

图片

酒桌文化最初衍生出来是为了防备。古时候,为了防止对方在酒里下毒,以碰杯将酒溅出来的方式防备。

团子君看着真是大吃一惊,原来最初的酒桌文化竟然是用来保护自己的。

如今又有了众多规矩。譬如敬酒时,自己的杯口要低一点;倒酒不能倒满,除非自己完全不喝了,否则不能将酒杯扣在桌面等。

酒桌文化,劝酒成了全部 

李白有诗云,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当下如诗仙那样独斟独酌的情景,早已不在。

现在喝酒大多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围着桌子的一圈人酒量各有不同,劝酒不免成了常态。

图片

慢慢地,酒桌上劝酒成风。

喝酒不再是自己愿意喝的,而是被劝着喝下去的。

酒桌上饭菜早已不是主角,大家说长道短也不是主旋律,而是成了一场博弈。

劝酒的不嫌事大,喝酒的如临大敌。人们关注的不再是酒本身,而是喝酒的量。

被劝酒的人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喝这么多,仿佛为了完成任务一般,拼命往嘴里灌。喝得越多越好,最好是喝到吐。

图片

年味依旧,饭局自然少不了。被劝酒自然少不了嘛。

团子君自己也遭遇了喝到吐的厄运。

新年到叔叔家吃饭,心里盘算着到底是喝果汁、酸奶还是碳酸饮料,没想到一杯啤酒冷不丁地摆在我面前,当时也是一愣,是不是给我爸的放错位置了。

我把啤酒杯放到老爸的面前,一旁的叔叔又在我面前摆好了一杯酒说着“这么一个大小伙子了还准备喝饮料啊,来喝酒!”

“不不不,我不喝酒的”。话还没说完,也许是老爸不好意思驳人家的面子或是我确实大了喝点也没关系,老爸就劝我“没事没事喝一点。”

老妈见老爸都应允了,也就同意了。只是嘱咐着“少喝一点。”

叔叔也是一脸和蔼地说着“这就对嘛!哪个大小伙没喝过酒。”

没想到我第一次被劝酒喝酒竟来得这么突然,还是双管齐下。

叔叔自己不停地喝酒也一直劝着在座的喝酒,不胜酒力的老爸一下子就喝大了,忘了还在喝酒的我。

老妈和阿姨她们吃完谈家常去了,一群大老爷们正好喝个痛快,倒酒的人恐怕也是喝了不少看到杯子就加也不看人,我一直说“不要了,我不喝了。“那个人根本不理会骂骂咧咧地还看着我喝,没办法只能一杯接着一杯灌,然后就慢慢晕头转向了......

图片

还有最近看到某位学姐的吐槽,她爸爸和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叔叔在家一起吃饭,大人在一起喝酒自然少不了,她爸爸喝大了,硬要学姐喝一杯,至于结果团子君就不细说了。

团子君无聊在家刷微博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群和我有一样遭遇的网友们,

@沐晚歌:我真心的从心底里厌烦所谓酒桌上喝好了才是怎么怎么样,厌烦所谓酒桌文化,厌烦喝了酒的人丑态百出,真心的厌烦和抵触。我家现在几乎没有这种所谓传统酒桌文化了,可没想到结婚之后一次又一次见识到这些。希望有生之年, 能见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人摒弃掉这种病态的想法,酒为助兴,适可而止,大家都是体面人。

@Annallalla: 酒桌文化真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动不动就是'感情深一口闷”,'茶七饭八酒十一”,举着酒杯喝得脸红脖子粗的中年男性跟你谈事业,唾沫星子乱飞的阿姨喷着酒气跟你谈爱情婚姻,一桌子菜里全是酒味,俺以茶代酒光可乐都喝了1L,天晓得这群酒鬼喝了多少。

还有关于吐槽父母被劝酒的,

@双担也有春天_赤昕羽:回老家,我爹从来就没有清醒过。我气急,拿着杯子,把一整杯白酒倒进了下水道。因为父母被劝酒。我曾经多次在酒桌上发火,从而得名小泼妇。不过,现在只要有我在的饭局,劝酒先看我。父母觉得没面子,我倒觉得挺好。

劝酒点到为止

不得不承认,喝酒可以制造气氛,小酌怡情;

还有,现实生活中酒桌确实承载了过多的社交功能。

过年或是家人难得一聚,酒可渲染氛围。

图片

但是,如果感情是靠酒喝出来的,那我们平时可能只需要疲于奔命各种饭局,赶着结交各路人。

往死里喝酒和劝酒,伤人也不利己。

酒桌文化不仅仅只有劝酒这么多。

转载自 青团子

编辑 李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