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社保基金还有几万亿存留,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养老金亏空?

 laoyu2012 2021-08-03

图片

登陆西瓜视频搜索【王忠民】,或扫描图片二维码,观看视频


中国的养老金为什么有缺口,生动的养老指南就在《王忠民讲经济》系列节目中。今天发布的是该系列的第1期,主要探讨有些人所说的“养老金亏空”是怎么回事儿,80后为什么是压力最大的族群?这一代人的忧虑是,到我领养老金的时候缴的人少了,存留的结余也少了,投资市场的高峰期也没有了,而我养的孩子又多了,能不焦虑吗?


出品 YOUNG财经项目组
受访者 王忠民
编导 杨啸 后期 成柱 制片 吴炎东 思颉
摄影 六艺 照明 王琼
编辑 孙瀛洲 微信封面及海报设计 童童

图片

王忠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

养老金是否有亏空,大家的认知和视角不同,解答也不同。

我原来所在的机构“全国社保基金”还有几万亿的储备性养老金在这存留。但为什么人们会有一种亏空的思考,是因为有几个趋势给大家带来一种忧虑。

人口结构变化致缴费支取人数失衡

第一个趋势就是我们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刚开始我们实行养老的社会保障制度时,缴费的人多,领取费用的人少,所以这样一个养老金的资金的池子是积累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随着近几年缴费的人减少,领取的人开始慢慢增多,领取者和缴费者在数量关系中开始平衡。

而最近几年,领取者人数时常超过缴费人数。

我们看到现金流当中原来是“存留结余”,现在是“当年平衡”,再到更近的现在是“当年不平衡”,开始出现亏空。这是当年缴的人和当年用的人,不算结余的部分,开始出现了现金流当年情况下缴用之间的不平衡,开始出现亏空。

如果按这个趋势往下发展,当年的亏空,如果我们不用养老金之外的钱去弥补它,比如说财政补贴,比如说储备养老金,比如说其它渠道,而是用原来存在结余里边的钱去用它,那就存在一个随着我们缴费的人越少,用钱的人越多,逐步用结余的池子里边的经费的情况。

当用这个经费时,我们做一个精算的演算逻辑推演: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年,比如说2040、2030年,因为用的人越多缴的人越少,就把历史存结余的这一部分钱用光了。

如果把这个池子(里的钱)用完了。当年缴的人和当年用的人差距越大,缴的人数远远不够,又把存储的结余部分也用完了,那就会出现年度当中的严重亏空。

图片


80后的压力和忧虑最大

今年讨论最多的是鼓励生三胎。那是因为想让20年后,年轻人的数量增多,来弥补因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缴费人数和领取养老金人数间的不平衡。如果我们用个人账户、养老储备金等过去积累的社保金财富,去做投资,产生的回报、带来更大的积累,再用这笔资金去弥补养老金亏空,它的效能越强。

这一块可划入的资产和收益,并不一定是线性地增长和增多,特别是划入的这一部分钱,用在投资市场当中,未必保证最高的资产回报期到来。

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用于投资保值增值的资产的数量在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当中也有一个时间窗口,和最高的增长期的时代红利来把握,说到这样几层逻辑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亏空现在不是忧虑,亏空是我们这几笔账之间是否平衡,是否跨久期、跨时间平衡,是我们亏空当中的最大的忧虑。

以压力最大的80后为例。80后正好生于父母被计划生育的时候,他是一个孩子,结果等到他长大的时候,缴费的人少了,领取的人却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们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年龄越来越久了,如果他要生三个孩子,下边需要抚养的孩子是三个人。在未来的20年30年过程中,他在投资抚养当中,特别是抚养阶段,他付出的教育费用、托儿费用、交通费用,特别是教育费用、住房费用相当高。

这一代人的忧虑是说,到我领的时候缴的人少了,存留的结余也少了,投资市场的高峰期也没有了,而我养的孩子又多了,这时候我是否把社会的养老金的最亏空的时间点,跟我的年龄,跟我家庭的劳动结构,跟我家庭的年龄结构,劳动力结构,正好在最薄弱的环节嵌套在这一代人身上,所以这一代人相对的忧虑,比其他代的人的忧虑会多一些。

图片


国家有宏观措施和办法为大家解忧

我们需要先解忧。

宏观经济中会用宏观的财政政策,宏观的财政资金的力量、货币政策、国有资产的处置办法、划转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除在养老金体系的账户之外,我们还有其它足够的宏观措施和办法替大家解忧。

此忧是在没有推出进一步的各类政策的时候,我们静态地算养老金的账户体系带来的忧虑。它可以帮我们有效地缓解释放社会的压力,它是我们今天及早地研究解决问题,但还不是当下的最大的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