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佑庇家乡的河 | 作者:张朝晖

 大河文学 2021-08-03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在我们村的西边约有二里的地方,有一条宽逾百米的大河,名叫“新漭河”。新漭河的前身,原是条古老的纵身一跃便可过去的小河,老一辈人都叫它“洪湲河”。
洪湲河在我的印象中,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河。它一年四季流水不断,绿丝般的水草,总是随着水的流动而妙曼的摇摆着。清澈的河水里,不时可见一些小鱼小虾。春天来时,便会呈现出一派蛙声四起蝌蚪沉浮的迷人景象。
小学毕业后,我便到对岸一个名叫“立义”的村子里去继续读书。因为贪图近路,所以我们几个男同学便不走有桥的大道,而是另辟蹊径,抄一条小路至洪湲河边,然后依次奋力跳跃过去。一年四季,连续几年的两岸往返跳跃,练就了我强健的体魄和肢体的协调能力。我常想,自己现在仍能健步如飞、长途跋涉,应该与那时的常年锻练不无关系。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往事如烟皆散去,一切的一切,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一九八二年七月份的那场洪水,无情地洗劫了我的家乡。
孟沁交界的白垟水库,因无能力容纳来自济源、山西境内的洪水,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水库西南的诸多村庄及孟州市,进而把洪灾的损失降到最低,不得不忍痛在水库大坝上定点炸坝泄洪。具体方案,由当地驻军实施。大堤上只听一直巨响,顷刻之间泥沙俱下的洪水,便自西北而直泻东南。在很短的时间里,离水库二十里的我之出生地,便被滔滔洪水围困,成了水乡泽国中的孤岛……
那天,我刚好从单位请假自济源骑车回孟探亲。当我到达沁阳的崇义古镇时,离家只有十里路程了。在我停吸车烟的时候,一位老哥走过来善意相告:兄弟,不敢再继续往南走了,崇义镇往南的几个村庄都被洪水淹了。你要去孟州,可顺着公路往西南方向走,经过罗状堡村回去。待我骑车到罗状堡村时,公路上的积水已有四十公分深浅,并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着。不时有好心人过来,劝我还是原路返回为好,说是越往前走地势越低,低势越低便说明洪水越深。这时,我就像水浒里那个准备孤身过景阳岗的武松一样,不太相信他人的好心规劝。再说,至此离家也只有五六里了,此时返程算怎么回事?家里现在什么状况,母亲和小弟及妻子、幼女跑出去没有?心里七上八下着急得不行。思虑再三,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推着自行车,趟水回家看看情况。
顺着公路,我推车趟着没膝的积水,往东南向前艰难地行进。接下来的情况,正如劝我原路返回好心人所言,越往前走,积水真的越来越深了。经过西姚村时,推着的自行车已全淹没在水中,水深已达腋下。路两边大田里的玉米,正值授粉期,但今年绝对是收获无望了。水面上,只露出玉米植株的很少部分,可怜兮兮地随着水波摇动。这时的天空,又开始下起了小雨。眼下,我只能望着两边的树木,确定着路的中心,缓慢向前移动。一阵马达声传来,解放军战士驾驶的救援橡皮船由远而近,从积水茫茫的玉米地开过,来到我身边一边询问情况,一边热情地往我手里塞馒头。并一再告诫我路上要小心谨慎,注意自身安全。看这个村的情况,我知道老弱妇孺都安全转移了,只留下青壮男丁在守护着村庄。我因为年轻、亦因为自信水性尚可,所以依然无所畏惧地推着车子,坚持向家的方向趟水而行。当时我心里有一个想法,若是遇到水深流急,我便弃车游回村子。
也许是我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上苍,我忽然发现情况慢慢好起来,离家越近,路上的积水越发的浅了。过立义村后,路上流动的洪水,只有一尺深的样子。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看到了那个让我无限牵挂的、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寨。推着自行车站在生我养我的村前,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村的地势最低,村外积水有一米五深。所有寨门都用厚实的木板闸着,闸板外边还堆着很厚的泥土。每个寨门里边都有工作着的水泵向外排着村内的积水。同村里的几个发小相聊得知,村里只留年轻男人守护,所有人都投亲靠友去了。我来到自己的家里一看,也早已人去室空。厨房锅里的大米饭还没来得及吃,锅也没盖上,里边的米饭已经变霉,长出了寸许的白毛。待我得知母亲他们都转移到安全的外地时,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看着家里一片狼藉的样子,左邻右舍当时急于逃命的慌乱情景,如在眼前。
洪水退去之后,重建家园的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开来。千头万绪里,重中之重的工作,便是拓宽加深洪湲河,以防将来汛期洪灾之突至。大动干戈的水利建设时期,还是计划经济时的体制。市委市政府慎重研究统一布署调度,沿河村镇分段施工,人力物力全部用到修河防洪工程上来。并强调,一定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力求在本年度上冻前,大河工程全线贯通。
把小河改造为大河,原来“洪湲河”这个极富诗意的、寄托着家乡人民美好愿望的名字,已经不再适用了。我专门查了字典,“湲”字的意思是指河水潺潺流动的状态。然新开拓的这条百米宽的大河,当洪波湧起时,该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再用“湲”字来概括它的神韵,未免太苍白无力,也太有点儿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了。后经有关权威人士慎重考虑仔细推敲,最终把这条新修的大河定名为“新漭河”。“漭”者,水势滔滔、广阔之谓也。
新漭河已全线贯通,下端直入黄河。横跨两岸的大桥落成之后,便在桥头正式竖碑,上题:“新漭河大桥”五个苍劲古朴的大字。所谓新者,新时代、新规划、新风貌、新起点之寄也。
新漭河自开通以来,的确在每年的汛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巨大作用,它极有效的佑护了沿河两岸几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之安全。其实除了汛期,河里的水并不很深,河水总是很优雅而舒缓地流淌着。河里风味鲜美的鱼儿,总是极具魅力的吸引着很多垂钓爱好者前来光顾下钩。河面上,时常可见成群的野鸭在游荡觅食;绅士般优雅的长腿白鹭,三三两两,站在浅水处等待小鱼小虾的忽现。春天来临,这里依然是蛙声一片、草长虫鸣的盎然氛围。河岸上边道路平坦,可供机动车辆通行。夹岸杨柳,浓荫蔽日,夏天常有很多人来堤岸上游玩纳凉。青年恋人也会在这里找一僻静的地方谈情说爱,激情难抑时,未免也会发生一些让人脸热心跳的羞羞事。
每年汛期,当洪水奔湧而下时,新漭河便会敞开自己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白垟水库启闸下泄的洪水,护送入壮阔的黄河。而每当此时此刻,我也会与众多关心汛情的人们一样,站在新漭河大桥上,凭栏观望洪水在坚实大堤的约束下,湧浪扬波奔腾而下的雄浑场景。
今年的汛情,危机重重。在台风“烟花”的影响下,暖湿气流盘踞在河南上空,久久不肯离去。大雨倾盆、狂风恣意肆虐着地表上的一切。连续多日的降雨量,创史料记载之最。这几天,我每天都会不由自主的到新漭河大桥上去观察下泄洪水的涨落。目前,新漭河承载洪水经过的能力,几欲达到了极限,水位的变化,牵动着孟州三十五万人民的心。今天再至那个令人心情悸动的地方,欣慰的发现,新漭河的水位已经下落了一米多。但愿苍天有情,风雨就此打住。
新漭河沿岸的人民,纯朴善良,极具感恩戴德之心。这几天在桥上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多亏了党和政府在一九八二年洪灾之后修的这条河,万分感谢当时在孟州主政的杨金良书记拍板修筑这条保命河。如果不是这条大河,遇到这百年不遇的洪涝,我们沿河两岸的村子真不知道还能不能存在了。
乡邻们的话,使我感慨颇多:当官一任,当造福一方。苏东坡当时为官就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所以千百年来,人们记住了他。但愿所有的父母官,在位时心里装着民生,勤于为民办实事,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把他刻在心里。

作者简介:张朝晖,河南省焦作孟州人,焦作诗词协会会员,曾在济源工作。爱好摄影、绘画、书法、戏曲、游泳、旅游、读书等有益活动。多有诗作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