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钢笔记《中国CFS多层住宅的应用与实施》

 朱明之关于建筑 2021-08-03
背景资料1:
2021年3月31日,住建部公布了一份《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市场及专业人士征求意见。其中对于县城新建住宅的高度要求中,指出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
而在6月9日公布的正式文件中,这一比例调低为70%,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的表述没有变化。此外,正式文件中还提出,县城的居住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是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意见稿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现有城市开发的高强度和人口高密度的经验总结,政府已经充分认识的到了某些政府高强度的开发一些不利的后果,例如高层救援困难,高层能耗大问题,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必须防止县城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的重蹈覆辙 。



背景资料2
2020年6月9日,重庆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成功完成中国首个足尺实体6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振动台试验。据试验主持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绪红介绍,该试验也是目前世界上首个6层足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双向地震动输入的振动台试验。
项目组在重庆大学振动台实验室内修建了一栋高16.2米的6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该房屋每一层楼面积23.5平方米,层高2.7米。周绪红告诉记者,试验建筑采用了钢管端柱—双面蒙皮钢板剪力墙,和夹支单层薄钢板剪力墙两种抗侧力体系,“因为该钢结构建筑采用了特有两种抗侧力体系,因此抗震级别很高。”
“此前国内和国外都进行了类似的试验,但在试验模型层高和地震波输入上都与本次试验有差距。”周绪红表示,美国虽然做过6层的振动台试验,但美国试验输入的地震波只有一个方向,而本次试验是横纵两个方向,能模拟出更复杂、更真实地震情况。
本次试验采用模拟汶川地震的相关数据,对该建筑进行试验。“当地震级达到8级时,能明显看到房屋在剧烈地晃动。停止震动后,我们对建筑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发现房屋内虽然有开裂、钢材螺栓松动等情况,但建筑物主体结构完全没有问题。”周绪红向记者展示了振动台给予强烈度高达8度(相当于8级地震烈度)的视频。
“经过100余次的地震模拟,建筑物仍然屹立不倒。可以说做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周绪红说,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多层房屋是安全可靠的,这将推动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该房屋结构完全装配化,建造现场不需要钢筋水泥,是钢结构通过螺栓拼装出来的。”周绪红说,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用钢量低、自重轻、装配效率高、人工投入少、房屋品质易保证,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装配式绿色建筑。

欢迎您转发或评论

您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金额随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