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普通爸爸眼里的教培行业政策

 陈现朝 2021-08-03

这可能是你们等待很久的一篇文章。

我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要写这样一篇文章,这不但符合我建立这个公号、希望和读者朋友们一同成长的初衷,也是想给信任我的读者们一个交待。尽管如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还是想声明一点:这篇文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对任何政策的解读,而只是一个普通家长的个人感受,不权威,也未必准确,坦然接受各种质疑和批评。

说实话,作为一个亲自带娃十三年的海淀爸爸,面对近期的一系列变化,如果说心如止水,那一定是在说大话。但是,要说内心有多么波澜壮阔,倒是也不至于。

认真学习,独立思考,坦然接纳,然后用积极而乐观的心态拥抱变化。

这是我个人的态度,也是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传递给你们的。

01

麻烦各位忍一忍,刚开始这一段,我想先讲点“玄”的,稍微有点长,嫌烦的,可以直接拉到第一段末尾看结论😊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在追寻,在求索,到底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什么是合一。

看过了很多书,走过了很多路,直到年过不惑,才逐渐地有了一些感悟,虽然离证道还遥遥无期,但是,对于人事的理解却豁然开朗了很多。

天,是我们不能把握和控制的外在。

人,是我们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内在。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外在,最好的态度就是接纳,全然接纳,然后,根据自己的内在和需求,做出相应的变化。

比方说,外在是晴天,可以享受日光浴,也可以打遮阳伞。雨天,可以共情刘德华,也可以穿雨衣,当然,还可以不出门。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根据内在去理解外在,但是,却不建议用内在去评价外在。因为你不知道,这个阳光和雨水是给谁的,你不知道,你不需要的,别人是否需要;也不知道,你需要的别人是否嫌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外在,或者说天,是我们不能主宰的,能主宰的只有我们自己。

大家忍到这里就可以了,下面我该说人话了。

其实,不仅是最近的这一次,在我看来,任何一项政策,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可能出台的,去评价它都不如去接受它,因为我们的认识并非全观,而且对于结果也不可能改变。

现在,你就应该看懂了我之前给读者回复的留言:

图片

02

显而易见,现在,教育这件事的“外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普通家长,我是这样理解这个变化的。

第一,多措并举加强校内教育,太太太好了。

第二,规范校外教育资源供给,太太太好了。

真的,别人洋洋洒洒数千言,到我这儿,就这么简单。在我看来,于我个人而言,于和我一样的普通家长而言,都是利好,重大利好。

为什么?

之前多次跟大家交流过,在我看来,教育一直是以我为主配置资源的过程。现在公共资源提升了,补给资源优化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变化吗?

作为一个海淀爸爸,我会怎么面对这种变化呢?

这首先要回到我个人的教育观上来。在我看来:

孩子作为国家公民,将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所以,我会对国家更加感恩,对学校和老师更加尊重和信任,并且更加主动地投身家校合作。

为什么我反复强调要坚定公立教育主旋律,信任学校和老师,加强家校合作?因为孩子不仅是国家的公民,也是我的孩子。对于她,我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所以,我依然会在家庭教育中全力以赴,学校没有顾及到的,老师没有覆盖到的,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进行弥补。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就发现了,基于这样的逻辑,我的家庭教育观,其实是以不变应万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教育是没有上限的,也不是零和的,不是说学校做得多了,家长就可以做得少了,不是说老师把事情做了,家长就没有什么可做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教育观。事实上,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观。不同的教育观,可以互相借鉴,但是,并没有对错可言。

03

认识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做了。

安安是中学生了,校内这块儿,学校和老师一直都抓得很紧,所以,对于校外资源的需求,原本就比小学时小得多,我更多的也是充当老师助理的角色。

按照现在的情形,或许以后小学生也会是这样的状态,所以,坚定地立足校内,应该是比较适合普娃的选择。

立足校内,这四个字,看上去很容易,其实并不容易。老师的思路都掌握了吗?错题都会了吗,会举一反三了吗?各种校内测试能拿100分了吗?该阅读的阅读了吗?该积累的积累了吗?

说实话,这些问题,真的不是靠校外能弥补的。相对理想的解决路径,只能是家校合作。老师负责共性的,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个性的。

如果校内这一块真的已经妥妥的了,真的需要向校外寻求资源了,其实也不止报班一条路:

第一,请教一下校内的老师,通常可以获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有人说老师不愿意沟通?送您两句话吧,第一,这是我们在拜托老师,所以,麻烦姿态放低一点。第二,事在人为。实在不行,带着一颗学习的心,去参加家长会,老师讲得那些,不仅拿手机拍下来,更要用心听进去,并且真真正正地去做、去调整、去改变。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有人说不知道去哪里找?打开你的网盘看看吧,你收藏的那些资源、网站、app,是时候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第三,我相信,“网络+”和“科技+”一定会为未来的教育赋能,所以,可以乐观预期,未来应该有更加多元化的资源供给。一方面,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疫情时代我们已经充分享受到了有关部门提供的线上教育资源的优质和便捷,不排除这种模式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在市场供给侧,那些真正对教育有情怀和有研究的公司,也一定会开发出许多真正有益于孩子学习的软硬件。

第四,如果实在需要培训班,可以等行业规范后,再有针对性的给孩子安排。

但是,这一届家长必须意识到,过去很多年,单纯靠花钱给孩子报班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教育不是一门生意,所以在教育这件事上,没有一分责任,是可以靠花钱解决掉的。

校外不能替代校内,同样也不能替代家庭。

前面的错位,已经在纠正了;后面的错位,谁来纠正?还要等吗?

我们一起共勉吧!

ps:转发、点赞、在看,记得三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