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高参88 2021-08-04

本篇要目:

***********************************

1811.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

1940~1942年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

1812.华新水泥厂旧址

1946~2005年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

1813.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

1814.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汉阳区

1815.渌江书院

清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1816.何叔衡故居

1876年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

1817.谢觉哉故居

1884年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

1818.林伯渠故居

1886年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

1819.徐特立故居

1889年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1820.李达故居

1890年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

*************************************

1811.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新市镇小焕岭村一组吴湾。旧址分东西两院,占地面积650平方米。1939年11月中旬,中原局决定在鄂中建立新的鄂豫边区党委,统一领导三地党组织,党委成员由郑位三、陈少敏、李先念、陶铸、任质斌、杨学诚等组成,党委机关驻扎在京山八字门。1940年10月,李先念带领边区党委机关迁驻小焕岭。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在小焕岭驻扎了两年之久,使小焕岭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是研究豫鄂边区党委机关革命斗争史及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和活动的重要遗存。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边区党、政首脑机关在小花岭驻了近两年时间。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刘少卿、杨学诚等领导,在小花岭开展边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指挥整个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取得了公安寨、新街、三战坪坝等系列战斗的胜利。在这期间,大后方的许多热血青年,千里跋涉来到小花岭,参加革命,投身抗战。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京山县党史县志办李甫清介绍:“1941年4月1日,鄂豫边区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在距小花岭一山之隔的向家冲罗家祠堂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正式的行政机构———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2年3月13日,鄂豫边区在这里召开了第一届抗日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鄂豫边区施政纲领》。”当地一位80多岁的张大爷回忆,在小花岭一带的藏军洞、岩屋洞、蜘蛛洞、狗眼洞,都曾隐藏过新四军的伤员,存放过五师的枪弹,还秘密印刷过边币和报刊。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新市镇小焕岭村一组吴湾。旧址分东西两院,占地面积650平方米。1939年11月中旬,中原局决定在鄂中建立新的鄂豫边区党委,统一领导三地党组织,党委成员由郑位三、陈少敏、李先念、陶铸、任质斌、杨学诚等组成,党委机关驻扎在京山八字门。1940年10月,李先念带领边区党委机关迁驻小焕岭。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在小焕岭驻扎了两年之久,使小焕岭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是研究豫鄂边区党委机关革命斗争史及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和活动的重要遗存。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新市镇小花岭,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委员会和新四军五师驻扎在这里时,改小焕岭为小花岭,寓意抗战之花漫山遍岭。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2.华新水泥厂旧址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华新水泥厂旧址位于湖北黄石市,上世纪50年代,华新水泥公司曾被毛泽东誉为“远东第一”。华新水泥厂旧址现存的1—3号湿法水泥窑是“华新水泥厂”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见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而且从水泥生产工艺的角度看,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2016年9月,华新水泥厂旧址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07年,清政府因为修筑粤汉铁路需要大量的水泥,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张下进行招商并给予办厂优惠政策。清华实业公司总经理程祖福应招,筹集股本42万两白银,购得香港一家外籍水泥厂拍卖的一套水泥生产设备,在石灰窑投资建水泥厂,1909年5月1日建成投产年产水泥6万吨。当时命名为大冶湖北水泥厂,它是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另外两家为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和广东士敏土厂),其产品“宝塔牌”水泥曾先后荣获南洋劝业会金奖、银奖及美国巴拿马赛会一等奖。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随着现代水泥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要求,华新水泥老厂逐渐淡出历史舞台,2005年,黄石枫叶山厂区全线停产。华新水泥厂旧址包括厂房、窑、磨房装包机等建筑和设备,现存三台大型水泥湿法旋窑,其中一、二号窑为1947年从美国进口,在世界上已十分罕见。三号窑为国产,于1977年正式投产,代表了当时我国水泥工业的先进水平。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08年,湖北省文物专家对华新水泥厂旧址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整体保存完整,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从萌芽、发展到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重要的工业遗产,应积极开展保护工作,并将其列入文物保护范围,认证为湖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发现。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9年12月,华新水泥厂旧址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卸石坑,联合储库,厚浆池,储浆池,1-3 号湿法回转窑,2000吨水泥库,包装车间。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 华新水泥厂旧址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3.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位于湖北省咸宁咸安区,1968年中央文化部五.七干部学校选建于向阳湖。全国6000多文化精英聚集在这里工作、生活和学习。1968年冬至1974年春,他们同咸宁人民一起,日夜奋战围湖垦荒造田四万八千多亩,造就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保护范围包括文化部五七干校校部旧址、由文化人亲手修建的、60年代兵营式样的89栋房屋以及红旗桥、向阳桥等,他们分布在原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所辖的9平方公里内,现都归属向阳湖农场所管辖。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向阳湖“五七干校”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干校之一,位于咸安区向阳湖奶牛场。1969年春,文化部所属的26个部门和文艺团体的6000多文化人及其家属,分3批先后下放到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其中包括高级领导干部、国家级专家、学者、作家、画家、名演员。他们在这里烧砖盖房,围湖造田,短则一年,长则达5年之久,为当地留下了上万亩湖田,上千栋富有北方风格的四合院;同时也留下了一篇篇不朽之作,如郭小川的《楠竹歌》、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张光年的《向阳日记》、臧克家的诗集《忆向阳》等,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宝贵财富。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72年中央文化部移交给地方管理,6000多文化名人陆续离校返京及奔赴全国各地。1975年2月,湖北省革委会批准成立“湖北省国营向阳湖农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省委书记赵辛初同志(原任文化部副部长,在向阳湖工作两年)提议:在咸宁向阳湖建一个良种奶牛基地。1980年5月省政府批文成立“湖北咸宁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同年8月,国家畜牧总局批准立项,10月份中央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于引进良种奶牛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该场发展基础。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6000余名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艺术家、文博专家、学者及家属下放鄂南的向阳湖,经历了为期3-5年的劳动改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汇集于咸宁的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总览古今中外的文化史都是罕见的。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6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湖北咸宁向阳湖(原名关阳湖)建立“五七”干校,下设文化部机关、文联作协口、出版口、文物口、电影口,共分五个大队。6000余名文化人,先后在干校当过学员,其中,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名人174人,如谢冰心、冯雪峰、沈从文、严文井、张天翼、张光年、陈白尘、臧克家、李季、冯牧、萧干、孟超、侯金镜、郭小川等,都曾在这里劳动和生活过。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4.武汉长江大桥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武汉长江大桥,是湖北省武汉市境内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武汉长江大桥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中山路;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总投资额为1.38亿人民币。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06年时任鄂督张之洞对巡抚专设的机构司道上书提议,希望能在长江中建一铁桥,由武汉接汉口;该提议在数月后,经日本工程师估勘其工程建设的费用,少需也要一百七十余万金,可当时鄂省财政不足,加上各项新政的举行都需拨款,便决计将建桥之事暂缓,待川粤两路告成再议。1907年建桥一事再被张之洞提出,依旧由日本工程师进行勘察工作,但此次勘察明确了选址,而且进行了大桥的初步设计,获得张之洞首肯,可惜此事不久后,张之洞被调离武汉,此次由日方工程人员开展的武汉初次选址设计工作,也戛然而止。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10年美国方面有关人员对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又有一次动议,并积极向当时湖广总督游说,但因当时湖北财政状况严峻,大桥的建设耗资巨大,此事最终不了了之。1911年9月初,时任清廷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曾与德国银行签订协议,贷款100万美元,用于武汉建设跨江大铁桥,这是清末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动议的最后一次记载,其后因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成为历史,建桥念想也随之进入民国时代。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国立北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工科德国籍教授乔治·米勒带领夏昌炽、李文骥等13名土木门学生,到武汉来对长江大桥桥址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大桥的实习;虽此次规划未获得实行,但其选址被历史证明为十分适宜,与此后几次规划选址基本相同。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武汉特别市政府,而刘文岛就任武汉特别市市长后,再次邀请华德尔来华,研商武汉长江建桥之事,可惜由于建桥耗资巨大而无下文,加之国民政府正忙于应付内部军事派系斗争,包括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内战,无暇顾及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63岁桥梁专家李文骥联合茅以升等一批桥梁专家,建议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毛泽东在北平主持召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经过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注,原铁道部正式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筹备建设等工作;7月,彭敏率原铁道部代表团,带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赴莫斯科请苏联专家帮助,对该桥建设进行技术鉴定;9月,苏方派出了25位桥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完善,后应中方要求,派遣以康坦斯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为组长的28位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来武汉提供技术指导。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动工建设。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武汉长江大桥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5.渌江书院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渌江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株洲所辖各县市历来有重教兴学传统,其中办学最长、影响最广的便是位于醴陵河西的渌江书院。渌江书院三面环山,面向渌水,占地近7000平方米。渌江书院早年从东正街青云山下迁至西山,宋明皆为学宫,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渌江书院。李立三、程潜、陈明仁、左权、宋时轮等都曾在这里求学。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宋代以前,现株洲全市各个县城还属于瘴疬卑湿、榛狉草莽的南蛮之地,先进的中原教化,跌跌撞撞地越过长江后,到达株洲市当时最繁华的醴陵县城时已成了强弩之末。自南宋始,醴陵一口气兴创了九所颇具规模的书院,即使在清初“不许别创书院”的文教控制政策之下,固执的醴陵人还是创建和重修了五所书院。其中,位居西山脚下的渌江书院因以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高、培养出的人才最多,而成为湘东子弟求知究学的首选之所。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渌江书院设讲堂、内厅、斋堂和考棚。院前有千年古樟。古樟下刻有明王守仁在醴之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右下方有洗心泉,清澈见底,水味甘甜,可消暑气。左前有宋名臣祠、靖兴寺,可通渌江书院。书院左侧有考棚一字排开,考棚前院有于右任书“宁太一纪念碑”(碑原立于太一墓旁,文革期间遭破坏。后由教师进修学校找回,暂立于此)。光绪三十年(1904),改渌江书院为渌江高等小学堂,次年再改办为渌江中学(后改县立中学)。民国16年秋冬停办。17年,在中学原址办县立乡村师范,1950年又改为县立中学。县立中学与湘东、遵道两所私立中学合并为醴陵一中后,原址曾办过医院或闲置。1981年,创办醴陵教师进修学校。1982年,政府拨款维修,我国著名醴籍书法家李铎为题门额:“渌江书院”。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渌江书院原址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青云山,1167年以及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理学大师朱熹两度踏进渌江书院的院门。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明正德元年(1506年)因言事谪贬贵州龙场驿丞,途经湖南,慕名而来渌江书院,浏览之余讲讲学,盘桓多日,渌江书院因此名声大噪。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有诸葛之才的左宗棠应邀担任渌江书院山长(主进,也既院长),培养出一大批人才。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朱熹是理学的掌门人,是中国文化史上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他的思想代表了那个时代新生的文化力量。曾被人遗弃的文化传承在历史的灰烬中复活了,持续到也没法消磨。按理象渌江书院这样等级的书院吸引不了他的视线,一来南有紫阳,北有岳麓,东有白鹿,那些著名书院有更多期待企盼他的目光;二来他还得操持一份泉州同安主薄的吃饭差使。他的西山之行,缘起于他在两年前访学南岳衡山时,打听到好友张栻徙居衡阳后正讲学于潭州的信息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渌江书院分为三进,设有头门、讲堂、内厅、东三斋和西三斋,占地近7000平方米,院内的规模比较大。渌江书院是以讲堂为中心的中轴对称结构,分为东边三个斋舍和西边三个斋舍。只有东边的三个斋舍,西边的三个斋舍在民国1926年时山洪暴发被洪水冲毁掉,在1927年建成了我们看到的这栋民国建筑,当时就是书院改制后的县立中学教学楼。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渌江书院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6.何叔衡故居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何叔衡故居,位于宁乡县城西70多公里沙田乡杓子冲。故居为一所普通农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3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占地约2600平方米。平头槽门,门额上端悬挂廖沫沙题写的"何叔衡烈士故居"七字横匾。门内陆坪长35米,宽23米,穿过地坪即为正堂屋。双页木门,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诞生于此。故居为一所普通农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3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占地约2600平方米。平头槽门,门额上端悬挂廖沫沙题写的“何叔衡烈士故居”七字横匾。槽门上挂着胡耀邦书写的“何叔衡同志故居”匾额。前坪里安放着何叔衡半身塑像,门内陆坪长35米,宽23米,穿过地坪即为正堂屋。双页木门,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1972年后多次维修,复原陈列有何叔衡及其父母住房、书房等,以供瞻仰怀念。屋前有田园、小塘,屋后崇山峻岭,左为马里山,右为大树山,有清泉自后山而下,绕宅而流,风景宜人。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二人志同道合,成为挚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了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何叔衡铜像  于2006年5月30日(何叔衡同志130周年诞辰前一天),长沙市委、市政府在故居设立的(由我国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创作)。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何叔衡故居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7.谢觉哉故居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谢觉哉故居位于沙田乡堆子村。谢觉哉于清光绪十年四月初三出生于沙田乡堆子村肖家湾,后来全家迁至附近南山坡上的兰馥冲。兰馥冲四季丛生奇花异草,淳香扑鼻,馥郁醉人,曾有“南国花香在此冲”之美誉。故居座东朝西,始建于1821年,屋周筑围墙,堂屋挂着谢老大幅画像,里面收录谢老生前各种文稿、日记及各类日常用品。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883年4月26日谢觉哉生于宁乡县沙田乡萧家冲一个农民家庭,后家境小康,搬迁到南馥冲定居,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故居系一所普通农家房舍,谢觉哉故居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占地约640平方米。谢觉哉故居二进,面阔3间,由堂屋、卧室、厨房、杂屋等组成。双合板门,方格木窗,青砖泥墙,双坡人字屋面,盖小青瓦,檐下走廊,中辟天井。谢觉哉故居有地坪,花岗石阶。前临农田,后依山坡,竹松环绕,环境幽雅。

故居现在由谢老大孙子谢金铺一家住着,产权也是谢金铺的,故居保存得很完整,里面陈列的家具和床都是清朝遗物。其中不乏谢觉哉生前爱物。这样的故居在全国不多,从纪念馆角度来看,已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建私管,每天接待游客和负责讲解的都是谢金铺的家人。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我国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谢觉哉,原名谢觉斋,字焕南,学名维鉴,1884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05年考中晚清秀才。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期里,在湖北、上海、湘鄂西苏区,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先后任《大江报》、《红旗》报、《工农日报》主编。1933年4月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等职,主持和参加起草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条例》等一系列法令和条例。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红军到达陕北后,担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兼秘书长,后又任司法部长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七七事变后赴兰州,任党中央驻兰州办事处代表。同年9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院长。1939年2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1948年8月担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1959年4月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65年担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逝世。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谢觉哉故居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8.林伯渠故居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林伯渠故居位于临澧县修梅乡凉水井村,离县城约13公里。该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1985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林老故居按历史原貌进行了修复,邓小平同志还为其亲笔题写了“林伯渠同志故居”金字门匾。故居座北朝南,为三进,每两进之间设一天井,有正房14间,杂室5间,建筑面积857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两侧封火墙造型,室内门、窗、壁、望板、地板均用木板拼合,并刷涂桐油成深褐色。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后堂屋“九牧世家”之匾牌,高悬梁上。整个建筑古朴典雅,且“诗礼伴家”之气息浓厚。故居内开设六个陈列室、陈列林伯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片、照片和文物资料。故居前有稻田,后有茶山,左晒场,右池塘,腰围约4米的千年古柏巍然屹立于前晒场中央,一派庄重肃穆的气象。“林伯渠同志故居”匾牌是邓小平亲笔题写。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中国湖南省安福(今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和吴玉章并称为中共五老。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02年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1904年春,经选拔考试,被师范学校选送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学校公费留学。1905年8月在东京加入中国革命者同盟会。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他在极为愤慨之下,毅然回国。1906年春天回国后,在长沙振楚学堂教学并在西路公学任职约1年,1907年被派往东三省联络绿林,从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才回湘参加反袁独立活动,后被袁世凯通缉,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并加入到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受命回国后,曾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等职。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国会,林伯渠与湘军旅长林修梅退至衡阳起义,参加了护法之役,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在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整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参加国民党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两任农民部长和武汉国民政府军委会秘书长。在发动和领导农运工作时,他认真执行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吸收中央从事农运和对农民问题有深刻见解的同志参加,尽力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与合作,把国共两党对农运的领导有机的统一起来,为推动当时农运的发展建立起卓著的功勋。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他逃出国民党中央,出任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把一支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弱的杂牌军,建设成北伐中的一支劲旅。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后,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没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这期间,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节约储粮,保障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供给。为解决苏区的财政困难,他一面成立没收征收局,向地富筹款借款;一面适当增发纸币,帮助各机关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开展节约运动,基本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要。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37年8月,派他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集中精力从事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工作。1945年4月,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48年冬,抵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后受党中央委托,前往东北迎接李济深、沈钧儒、谭平山、郭沫若等30多位民主人士到北京。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他虽是63岁高龄,仍不辞劳苦,有时竟连续工作达20小时,为勉励自己,他在日记上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十个大字并郑重盖上自己的印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10月1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下午3时,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各项伟大斗争,在有关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上,他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倡导把定期下去视察工作,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继续当选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参加庐山会议时,在自己准备的发言提纲中,记有“我们的不足”是“既忽视客观规律又未能综合(平衡)”,其不足之处,一部分是发展中的困难,是不可免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如“刮共产风”、“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这是“脱离群众的”。1959年8月,林伯渠率代表团赴蒙古访问,受到蒙古人民的热烈欢迎。1960年5月,他病情恶化,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去北治疗,29日病逝于医院,享年74岁。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致悼词说:“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林伯渠故居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19.徐特立故居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徐特立故居位于长沙县五美乡观音塘。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是典型的清末南方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过厅、庭院、上屋等,左右建厢房、杂屋,有大小房间19间,建筑面积581.7平方米。前临田野,后靠小山,周围松柏、香樟、翠竹环绕,十分幽雅。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徐特立故居属典型的清末南方四合院建筑。故居占地约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1.7平方米,是徐老生活、成长和早期从事教育活动的地方。1915年,徐特立对自家老屋加以改建,扩建两间教室,捐居办学,将其作为五美高级小学校舍。1963年,五美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故居内设立了陈列室,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徐特立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徐特立(1877年-1968年),原名懋恂,字师陶,1877年出生于长沙县江背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1906年领导长沙私立学校师生反“铁路国有”运动。1924年回国后在长沙创办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同党并参加南昌八一起义。1930年在中央苏区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会兼教育部长。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34年参加长征,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自然科学院院长、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员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著作有《徐特立教育文集》。1968年11月28日逝世。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对新思想、新文化的追求更加迫切。1919年9月,他已42岁,毅然赴法国勤工俭学,做一个“拄拐棍的留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做工,以惊人的毅力较快地攻克了语言关。在法期间,曾到比利时参观考察教育半年,还去德国考察了4个月。1924年夏,他怀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改进家乡教育状况的迫切心愿回到湖南,继续自己的教育生涯。1926年冬至1927年春,共产党领导的湖南农-动如火如荼。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任省农民协会教育科长兼湖南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主任。同时,还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工农部长,协同中共湖南省委全力推进工农革命,从而实现了他“从10岁到50岁以来的思想整个革了命”。大革命失败后,他到汉口,毅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说:“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党务委员会委员,还任二十军三师-表兼政治部主任,随部队转战赣、闽、粤。1928年,党中央派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1930年底回国抵达赣南革0据地,参加了反“围剿”斗争。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部长。他筹划创办了列宁师范学校、列宁小学,成立扫盲协舍、识字委员会、夜校,亲自组织教材编写工作,为根据地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长。1937年2月1日,延安各界庆祝他60寿辰,毛泽东写信祝贺,称他是“服从党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党中央派遣,以八路军高级参议名义,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代表,在湖南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0年8月返回延安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不在坐)并称为中共五老。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徐特立故居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20.李达故居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李达故居位于湖南永州市区,北靠湘江,两岸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正面一条公路穿过飞机场直达旧居门口、交通便捷、风景宜人。故居出门左边的墙壁上,迄今还保存着李达同志亲笔题写的“辅仁小学”四个遒劲的大字。1987年5月,冷水滩区人民政府将李达故居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9月,冷水滩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的维修,并开辟了李达生平陈列室,陈列了李达部分遗物、手稿及从事革命活动和工作的照片资料。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李达故居有前后两栋,坐北朝南,占地350平方米。故居为砖木结构,悬山顶、盖小青瓦。原为清代豪绅黎某人的庄房,光绪三十四(公元1908年)由李达的父亲李辅仁先生置买,并于宣统三年(1912年)增建了前面一排围屋和南北两栋陪房,1938年,李达被解聘后,回家隐居时,效西方的建筑风格对正屋的左寝室进行过局部的改造。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40年至1947年,李达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息隐故里,以办学为名,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活动,在这里翻译和撰写了大量的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李达故居北靠湘江,两岸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正面一条公路穿过飞机场直达旧居门口、交通便捷、风景宜人。故居出门左边的墙壁上,迄今还保存着李达同志亲笔题写的“辅仁小学”四个遒劲的大字。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李达,字鹤鸣(1890-1966),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启蒙的思想家,国内外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曾用名立达、江春、李特、胡火等,零陵县(今冷水滩区)蔡家铺人。1921年2月起,代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职务,积极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开幕,他是代表之一。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1923年夏,李达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发生争执和分歧,随后离开党组织。北伐战争期间,李达就任国民革命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兼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和代理政治总教官,并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务和招生工作,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分工讲授革命理论,发表《现代社会学》一书。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根据李达多年表现,由毛泽东、刘少奇、李维汉等做历史证人,刘少奇做介绍人,批准李达重新入党。解放后,李达继续从事理论工作和高等教育工作,先后担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任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李达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深入研究,而且在法学、货币学、史学理论等领域做了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他的重要著作还有《〈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他卷帙繁浩的著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思想走过的道路,是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1966年8月24日,李达逝世于武汉。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1)

2013年3月5日,李达故居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我的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