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汉族文化的一个巅峰年代——明代,明代文人的书房叫书斋。与房相比,“斋”一字,也许更有了一些出世的意味。明朝《遵生八笺》上说:“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审居室安处者,为得安乐窝。”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书法界名家的书房,他们的书房书桌简洁、古朴,仿佛有种无形的感染力。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入“西泠印社”。39岁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专心致志,积学厚,涵养富,其书法功底至深。沙孟海早年即嗜好篆刻,先后问艺于赵叔孺、吴昌硕等印坛前辈。中年以后,先生浸淫金石,尤深契古玺,印艺与学问相辅相成,乃沙老篆刻艺术的一大特点。启功先生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德高望重,为他治印的篆刻家非常多,其中许多都是篆刻大家,先生生前所拥有的印章多达三百余方,常用的印章亦有百余方。文人书房的内涵与真谛,不在于布置的是否精致、华丽,而在于表达主人清雅的书斋风味以及主人融入到书房氛围中的一种状态。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