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漆

 一帆csp 2021-08-0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植物圈招待客人比较简单,不用美酒佳肴,直接陪着在本地刷花刷山,这是我们的热情好客之道。
可是,到了珠海的花友,多少会比较失望。珠海刷花刷山能拿得出手的除了凤凰山,就只有红树林了。凤凰山我很少光顾不算太熟,招待客人我多是陪逛淇澳岛的红树林了。
这个季节,红树林植物也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它们按着自己的节奏开花、结果。海杧果的花到了尾期;银叶树挂上了果;老鼠簕的花难得一见,偶尔能发现它种子的精彩;最精彩的估计是草海桐了,有花有果,可以让我们为它驻足好一会……

再瞧瞧还没记录过的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不久前记录红背桂之时,才知道长住红树林的海漆居然是它的领导,虽说这会花果都难得一见,也不妨碍我对它再多看上几眼,顺便就记录一下吧。

海漆,大戟科、海漆属常绿乔木。
海漆的拉丁名是Excoecaria agallocha ,其属名Excoecaria来自拉丁单词excaecare(使眼盲),指其汁液擦在眼上,可使眼致盲,种加词agallocha是“像沉香的”的意思,据说是因其木材烧起来有香味,因此作为沉香代用品俗称“土沉香”,进而海漆属也叫土沉香属,这个很容易就误导了大众,海漆跟瑞香科的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非亲非故。

海漆通常生于滨海潮湿处,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及大洋洲;在我国分布于广西(东兴)、广东(南部及沿海各岛屿)和台湾(基隆、高雄、屏东)。

虽说我进入植物圈子不久,可却比很多人要早接触红树林植物,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生活在海滨城市的珠海,这里有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物种丰富的红树林,虽说受自己植物知识底子薄弱的影响,对红树林物种并没有深究,可经常接触的它们,也算是耳熟能详了,作为真红树的一员,海漆早就了然于心。
最早接触海漆时,我就似乎读透了它的名字,海漆,海漆,海边长的漆树嘛,看它不时有红叶点缀的植株,在看它有毒的特性,它跟儿时山上经常遇见的野漆一定是嫡亲,只是一个在喜欢待在山里,一个喜欢大海罢了。
然而,套路并不是我等小白想的那么简单,它们不但不是嫡亲,还不同科不同属。孩时上山砍柴,老人家一直告诫我们一定别惹的漆树,其实是漆树科漆树属的野漆(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跟我们喜欢的芒果、腰果、开心果、南酸枣等等是一家的。而海漆却是大戟科的,跟我们身边绿化带最常见的红背桂居然是同科同属的兄弟,所以说嘛,不能简单以形态或者名字去武断植物之间的关系。

作为大戟科的一员,有个事必须拿出来着重提醒下:此物有毒,勿近!
刚刚提到,它跟野漆在这方面还真的有点类同,海漆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它全株有白色乳液,乳汁有毒,具腐蚀性,触及皮肤会发炎,入眼可引起暂时失明,严重的可导致永久失明,因此又名“牛奶树”(milky mangrove)或“弄盲你的眼”(blind your eye)。

也因为它的毒性,马来西亚的沙捞越用它作箭毒或毒鱼。

关于海漆是真红树还是半红树植物的问题,据说专家们也有不同看法。
海漆是热带、旺热带海岸红树林的重要树种。主要生长在后红树林,即真红树林向陆一侧。由于其既能生长在潮间带,也能在陆地生长,曾有生在海拔400米的记载,但不具有胎萌、气生根以及高渗透压等典型红树植物的特征。因此,又被称为半红树。但由于对红树植物定义的理解不同或本身认识的不统一,因此有的学者将其纳为真红树范围。

因为除了海边的红树林,我在别的地方并没有见过它的身影,我是认定它就是真红树植物了。这点跟乌桕不一样。乌桕跟海漆还是额非常亲的关系,它们同属于大戟科的乌桕属,这个从它们的花序与果实中也能看出来,最早在红树林里看见乌桕的分布还吓了一跳呢。

处于红树林的植物,它的高度自然会受环境影响而长不到太高,通常见到的海漆也就是高2~3米左右。
▼这是几天前拍自红树林的海漆,由于涨潮,整株泡在海水中,这也是它们的生活常态。

▼ 基部分枝较多,呈灌丛状,植株的各个分枝都向地面匍匐生长。

(图片由@小园提供)
有个典型的分辨方法,海漆跟野漆一样,偶尔红色叶片,如果你在红树林,看见这情形的树,大概率就是海漆了。

它的叶深绿色,有乳汁。互生,厚,近革质,叶片椭圆形或阔椭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细齿,干时略背卷,两面均无毛,腹面光滑;中脉粗壮,在腹面凹入,背面显著凸起。

最特别是海漆的花,它的花不显眼,也不好看,它的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腋生、单生或双生的总状花序。
它的雄花就是一只只毛毛虫。关于它的描述,大家还是看植物志好了。

▼这个是雄花未开时的苞片。

它的雌花跟红背桂一样,在它的顶端是分成三叉的柱头而不是花粉。
只是海漆有些着急,明显的早恋,刚刚长出的雌花就迫不及待结果了,我们很难得拍到完整的雌花,大家可以参考红背桂的雌花去想象它的样子。

结果后,雌株上会长出圆圆的绿色的果实。头顶还残留着三叉柱头。

(图片由@秋枫老师提供)
海漆的果实就是大戟科的标配了。
它的蒴果球形,具3沟槽,分果爿尖卵形,顶端具喙。

▼ 这是几年前刚刚认识海漆时拍的海漆果实。

海漆具有速生、抗逆性强等特点,对防风固岸有显著效果,是海滨高潮位地带和河道的护岸树。中国东南沿海大面积营造红树林的重要树种,可用于沿海生态景观林种植。

海漆属是个不大不小的属,约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和1变种,产西南部经南部至台湾。该属有两种为红树林成分,海漆和卵叶海漆(E. ovalis Endl.),我国仅有海漆一种。
不过,我们绿化带常见的红背桂(点击阅读)是它同科同属的兄弟,正是不久前我在记录红背桂时,才想起红树林的海漆。
红背桂,大戟科,海漆属下常绿灌木,因其叶背红色而得名,又名红背桂花、青紫木、紫背桂等。
红背桂花性喜暖,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的环境中。原产于中印半岛,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因其植株低矮,适宜作为道路绿化。
下面分别是它的雄花、雌花和果实。
▼ 红背桂 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大戟科 海漆属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常绿乔木,高2-3米,稀有更高;枝无毛,具多数皮孔。叶互生,厚,近革质,叶片椭圆形或阔椭圆形,少有卵状长圆形,长6-8厘米,宽3-4.2厘米,顶端短尖,尖头钝,基部钝圆或阔楔形,边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细齿,干时略背卷,两面均无毛,腹面光滑;中脉粗壮,在腹面凹入,背面显著凸起,侧脉约10对,纤细,斜伸,离缘2-5毫米弯拱连接,网脉不明显;叶柄粗壮,长1.5-3厘米,无毛,顶端有2圆形的腺体;托叶卵形,顶端尖,长1.5-2毫米。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腋生、单生或双生的总状花序,雄花序长3-4.5厘米,雌花序较短。雄花:苞片阔卵形,肉质,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截平或略凸,基部腹面两侧各具1腺体,每一苞片内含1朵花;小苞片2,披针形,长约2毫米,宽约0.6毫米,基部两侧各具1腺体;花梗粗短或近无花梗;萼片3,线状渐尖,长约1.2毫米;雄蕊3枚,常伸出于萼片之外;花丝向基部渐粗。雌花;苞片和小苞片与雄花的相同,花梗比雄花的略长;萼片阔卵形或三角形,顶端尖,基部稍连合,长约1.4毫米,基部宽近1毫米;子房卵形,花柱3,分离,顶端外卷。蒴果球形,具3沟槽,长7-8毫米,宽约10毫米;分果爿尖卵形,顶端具喙;种子球形,直径约4毫米。花果期1-9月。

中文正名   海漆
拉丁学名 Excoecaria agallocha Linn.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大戟目
亚目   大戟亚目
科 大戟科
亚科   大戟亚科
族 乌桕族
属 海漆属
种 海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