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江南|恋恋沈园

 琴伴书侣 2021-08-04

忆江南|恋恋沈园

江雁

我走进沈园的时候,是在一个初秋的下午。江南的日头还有点猛,但在沈园的绿树掩映下,碎成了一地花影。

老实说,我来沈园并非冲着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我之所以想要造访沈园,是因为它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那个千年以前的封建王朝,一直因为其蓊郁的文气让我心生向往。但我不具备穿越时空的魔法,只好于现实中尽最大努力去亲近它。

然而沈园到底是因陆、唐二人的爱情才名声大噪,所以园中景点,几乎处处都与他们相关。倒是那位沈姓原富商主人,却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无影踪。

我不免有些感慨,人们为了一段看似深情的爱情故事,却忽略了园子本来的主人,这算不算是一种薄情呢?

还是看风景去吧!

现在的沈园,分为三个区域:古迹区,东苑和南苑。

古迹区之所以为古迹区,和1985年的那次考古勘探不无关系。正是从那时起,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六朝、唐、五代、宋、明、清的亭阁、砖井、池塘和假山等多处建筑遗址。不过今人更看重陆、唐二人和沈园之间的关系,所以古迹区的景点,还是到处烙上了他们(更主要是陆游)的印记。

石牌坊前一块中间开裂但依然不愿分开的卵形石,叫断云石断云,谐音断缘,喻陆、唐的爱情悲剧。

诗境园,是为纪念陆游而建。园中有块太湖石,瘦、透、漏、皱,取名为诗境石。石上诗境二字,据说取自陆游手迹,笔画严整,功力不凡。

问梅槛古朴典雅,的是,殊不知梅花恰是陆放翁平生最爱。据说下雪天梅香满园,才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但如今江南多年难得见一片雪花,想来盛景重现,定是需要机缘巧合。

……

我很喜欢问梅槛。即便看不到雪中梅花,但可以自己发挥一下想象,何况眼前的一片浓绿,自有别样幽静。而且问梅槛内还有个穿着古装的小姑娘在风中吹着陶笛,悠扬的笛声,安静的女子,让我不自觉地想起琴歌《阳关三叠》里的一句歌词:依依顾恋不忍离。

问梅槛一侧,挂满了串串风铃。一阵风飘过,风铃传来叮当环佩之声,清脆悦耳,倒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看了一下,每一串风铃,就是一句爱情誓言,有的温婉,有的热烈,但都爱意满满。风铃的经营者,就是那个吹陶笛的小姑娘。我本想照顾一下她的生意,又觉得一个单身狗写出来的话会煞了风景,只好作罢。

与问梅槛相对的,是古迹区的中心建筑孤鹤轩,也称孤鹤哀鸣处。这个孤鹤,自然也指的是陆游。这位处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中的爱国诗人,纵有杀敌热情,无奈壮志难酬,人生中痛失伴侣,事业上报国无门,以孤鹤自喻,确实形象得很。

说是宋式园林,其实沈园的建筑也都并非原迹。江南本就多水,再加上战火、离乱,那些一千年前修建起来的木质房屋,早已和它们的主人一样,弥散在光阴流逝之中了。

所以无论孤鹤轩、问梅槛,还是其他诸如双桂堂、琴台等等,都是仿宋建筑。但是它们又无一例外,不是依据历史面貌或沈园文化内涵所需要而建,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园的三大区内,形成了诸如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鹊桥传情等十处景点。

不得不承认,哪怕我不待见陆、唐二人之间的故事,可身处沈园,还是会被那些入骨的相思所影响。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走在伤心桥上,猜想那擦肩而过的惊鸿一瞥,是怎样让两颗曾经恩爱的心又掀起轩然大波。

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读着后人撰写的楹联,探究已为他人夫、他人妇的昔日情侣,又是如何相顾无言,咽泪装欢。

何况还有镌刻在孤鹤轩正前方的一段青砖断壁之上的两首《钗头凤》,更是像要昭告后人,那段爱情有多么难以释怀。

可惜,再深的感情,再浓的相思,到了只能化作一句: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还好,恋恋沈园,我恋的只是沈园。这个偏居于越中的江南园林,哪怕已所见非昔,仍然有一丝看不见的气息,从遥远的大宋向我扑面而来,无关爱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