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学路上的光和亮

 3度32f330x7p6v 2021-08-04

皑皑的白雪   覆盖了山村的屋顶,

静谧、安详是冬日里最好的写生   

在篱笆栅起的院落内,依然留存辣椒秧的影子。

耳听窗外的路人,走在今冬的第一场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眼看牡丹花蕊茶,绽放在玻璃杯中,开出自己喜欢的模样。沉浸于杯口的热气腾腾,回忆2018年自己热气腾腾的教育生活,这冰冷的雪夜,也变得温暖如春。是的,2018年,我看到了研学路上的光和亮。

2018年春季,按照领导的要求,我们学校承办了中心校举行的“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活动中我利用小学数学“3+2”教学模式做了一节示范课,并做了《还在走,还要走》的经验交流汇报。

活动结束后,通过反思,我意识到:读懂孩子,才能读懂教育。磨课固然重要,但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同样的教学环节、同样的课堂引导,在不同学生身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在“磨课”的同时,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习惯、以及言语表达形式,这才是上好课的基础。

我更意识到自己在言语表达方面的不足,文学功底的单薄,这些不足使我不能支撑起大段落的脱稿阐述。我经常会羡慕别人作报告时的口吐莲花,但我想,我更应该看到别人读过的那些我不曾读的书,还有写过的那些我不曾想过的文章和观点,或许更有千百个夜色中孤独的坚守和寂寥时光中反复的练习。

为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2018年暑期,我参加了两个高强度的培训。第一个是共同体优秀成员培训,这次培训中有郭国侠教授关于课题研究的讲座,我认真地聆听,有目的地学习,让我收获到做课题研究中的严谨与严密。秋季我主持的县级课题《小学数学“3+2”教学模式探究》的相关材料毫不费力的顺利上交,就得益于那次学习。

到家一周后,我又参加了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在长垣一中师从张齐华老师,进行了一周的全封闭式培训。培训期间,我担任齐华班宣传委员,这意味着完成一天的培训学习之后,我还要继续呆在自习室,对班级一天的大小事务、学习情况、精彩瞬间等做全方面的梳理和总结。在那一周里,要趁着晚饭时间整理照片;晚上课程结束后撰写宣传报道;披星戴月、腰酸眼痛是每日的常态。

但,岁月、值得!一周的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颠覆了我对备课、课堂的认知。比如:课件的制作要尽量少而精,因为你不断切换PPT和交换任务的过程,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再比如:课堂上要善于把雷同的环节进行合并,把若干个小问题整合成一个大问题,教学环节越少,留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就越多;再比如:在课堂上要让人看到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它是课堂增值、出彩的部分。而我也因为培训认真、工作负责,被评为“优秀学员”,那一纸证书虽然单薄,却是我努力的最好证明。

2018年秋季开学,我开始领着我们学校的部分老师研课磨课。自己备课后先用自己学生讲,由教研组提出建议之后,授课老师开始二次备课,然后我带着老师们到兄弟学校磨课。一学期共磨课6节,在教研室秋季举行的“双高课”、“优质课”和“基本功大赛”中,两节课荣获一等奖,两节荣获二等奖。11月份,我在中心校举行的大教研活动中,为全镇数学老师讲授“平行四边形”一节课。课堂中除了注重让学生经历操作、讨论的深体验,更是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生活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总结其概念、性质、以及感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我感谢生命中每一次展示自我的平台和锻炼的机会,无论是教研室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或者是中心校给我的厚爱,我都非常珍惜。因为那不仅仅是自我能力的展示,更是总结、反思、提高自我、再次启程的最佳契机。

而读书和写作,依然是我进步的有效途径。今年我除了平日读书,还参加河南教师读书会线下活动两次,其中在洛阳三山小学展示了对《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的感悟;参加群内跟读两次,还领读《另一种可能》一书,被河南教师微信公众号传播。我的生活点滴、教育故事和课堂反思也都记录在“3度梦想”公众号里,今年我共梳理文章90多篇,其中万字文章3篇,5000字左右文章4篇,共计23万字。这些文字记录着我曾经的过往、思考、幻想,还有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从内心深处涌动出的原创文字,让我的思想越来越成熟、经验越来越丰富,也让我的教学之路越来越顺畅。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相信,只要认真对待每节课、用心对待每位学生,自己终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 by 文森特·梵高

[--3度--]

作者简介:

一个钟爱QQ联系的老人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