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周长》教学实录

 3度32f330x7p6v 2021-08-04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要学着自我改造,慢慢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图形的周长。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知道周长的含义。

2. 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

学具准备:作业纸、各种图形,直尺、绳子、软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边形,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生1:四边形有四条直边,有四个角。

生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生3: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牢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图形的相关知识——认识周长。

(板书:认识周长)

二、探究新知

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看到今天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周长?

生2:我们学习周长的什么知识?

生3:怎样求一个图形的周长?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那就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数学课堂。

(一)理解周长的定义。

1.理解“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师:我给同学们带来一片叶子,你能用手指描出它的周长吗?

一位同学描出

师:请你说一下手指的运动轨迹。

生:从这里出发,绕着叶子的边一圈后,又回到了起点。

师:你的思路真清晰,说的真清楚,那如果我不小心把这片树叶撕掉了一小块,现在它的周长是从哪里到哪里,谁能说一下?

生:它的周长是从这里出发,绕一圈又回到了这里。

师:那什么是周长?

生1:图形的周长就是图形的一圈。

生2:图形的周长就是图形一圈的长度。

师:一圈就是一周的意思。原来是这样啊,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理解“封闭”

同学们好像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了,下面同学们描出作业纸中图形的周长。

①学生自己用笔描边。

②学生汇报。

师:最后一个图形,同学们为什么没有描边?

生1:因为它没有封口。

生2:因为它没有封口,就不能从起点开始再回到起点。

师:“封口”这个词语,我特别喜欢。原来只有封口的图形才有周长,我们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封闭图形”

(板书:封闭图形)

3.找生活中图形的周长。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图形的周长,你能说出我们生活中图形的周长吗?

生1:黑板的周长

生2:课本封面的周长。

生3:课桌面的周长。

生4:三角尺的周长。

。。。。。。

(二)实践操作测量

1.小组合作,量一量图形的周长,并完成表格。

师:同学们,课前给你们发的信封里,有几个不一样的图形,还有一些测量工具,你能利用这些工具测量出图形的周长吗?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探究)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

生1:我们小组测量了长方形的周长,先用直尺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师:用直尺测量的,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直尺测量法。

生2:我用软尺测量的,用软尺围周长,看最后的刻度就行了。

师:这种方法叫什么方法呢?

生3:软尺测量法。

师:自己命名也很有意思。还有那个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测量的是扇形的周长,先用直尺两条直边的长,再用软尺测量曲线的长,最后加在一起。

师:你们小组用了两种测量方法,就是“混合测量法”。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法吗?

生2:先用直尺两条直边的长,再用线贴着曲线看到哪里,再测量出线的长度,最后把三个长度加在一起。

师:你用到了线,然后用直尺测量线的长度,这种方法叫“化曲为直”的方法,你也用了两种方法,也是混合测法。

生1:我们小组测量的圆形的周长。由线围着圆形绕一圈,然后用直尺测量出所用线的长度,我们也用的化曲为直的方法。

三、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周长的定义。

生2:我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生3:测量图形的周长有许多方法,直尺测量法、软尺测量法、化曲为直法,如果用多种方法就是混合测量法。

生4:我知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同学们回答的棒极了,我们在学习周长的定义的时候,老师让大家用手指绕一绕、在作业纸上描线、还让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在测量图形周长的时候,让大家想一想、动手测量、还让大家汇报。看来啊,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更要学习到学习数学的方法。

 END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