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柳氏子(一)家有熊孩子,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失职

 大土豆说书 2021-08-04
0dd7912397dda144f2c95b01b9b7d0a20df48644.png
0
1
原文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 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

胶州,这个称呼在明朝的时候才有的,治所在今天 的山东省胶县这儿。在这个地方有个叫柳西川的人。这个名字挺个性,感觉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人物。

这个柳西川不是什么大侠,是法内史家的大管家。法内史是个人,名字叫法若真,这是个真实存在的人,在当地的人物志里有他,因为他做官做到了内史,就称呼他叫法内史,类似于现在的刘县长,李乡长一样的称呼。

过去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个柳西川也是如此,虽说没官职,可家里生活挺富裕。柳西川四十多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这算老来得子,肯定宠得厉害。

原文写溺爱甚至,纵任之,爱的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来爱了,就什么都听孩子的,就怕孩子生气。

一般这样长大的孩子都不怎么样,小时候不管,长大了就不管不了了。就像现在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一样。孩子到点不吃饭,平时光吃零食,没事乱花钱。家长就任凭孩子这样发展。

柳西川这儿子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长大,再长大一些,更会花钱了,异常的浪荡奢侈。穿衣服必须名牌,吃饭必须讲究。

家里再有钱也禁不住这么折腾,没多长时间,就这个儿子,把柳西川从富裕之家,吃成小康生活了。

0
2
原文

无何,子病。翁故 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柳谋杀蹇劣者。子闻 之,即大怒骂,疾益甚。

可柳西川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还是一如既往地溺爱这个孩子。由着孩子这么作。结果就是NO ZUO NO DIE,孩子得病了。

天天不好好吃饭,就知道胡吃海塞,作息时间不规律,没事再逛逛窑子,那没个不得病的,谁也不是铁打的,时间长了肯定要生病。

柳西川平时养了好些骡子。按现在说,喜欢车,过去大牲口是脚力,尤其是骡子,这相当于现在的卡车,主要是拉货用。

儿子得病了,没法折腾了,就跟柳西川说:咱家骡子这么好,杀一只给我吃吧,找只肥的,宰了我吃了,我的病就好了。

柳西川疼儿子,儿子别说要吃骡子肉,吃什么也得给弄啊。可他也财迷,既然吃骡子肉,什么骡子自己可以选择。

柳西川想着宰个有点毛病的老骡子,反正都是骡子肉,吃着没什么区别。结果这事被儿子知道了。

儿子知道这事,破口大骂,说柳西川疼骡子不疼儿子,我不活了。就这么一闹,病更重了。

其实这样的儿子,早死早解脱,何必折腾活人呢。自己找死,谁也拦不住。

src=http___nimg.ws.126.net_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621%2Fbb4311ebj00qv1kx20010c000hs00btg.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__nimg.ws.126_副本.jpg

0
3
原文

柳惧,杀骡以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疾卒不减,寻毙。柳悼叹欲死。

儿子一闹,柳西川更害怕了,赶紧就找了匹年轻健壮的骡子杀了,赶紧做出来给儿子吃。

儿子这回高兴了,自己爸爸还是心疼自己的,挣扎着起来吃了一口,就不吃了。

这个表现很像现在的很多孩子,跟父母玩命,非要某样东西,等父母费半天劲把东西弄来了,他又不要了。

我倒是很赞同现在很多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在地上哭,哭就哭吧,你哭你的,我玩我的,等哭累了也就完了,反正也哭不坏。

柳西川的儿子吃了一口肉,不吃了,可病并没有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病更重了,结果没几天,儿子死了。

柳西川老来得子,结果没养多大,死了,自己伤心地要死,不知道是心疼儿子,还是心疼骡子。

0
4
原文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侄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

后来又过了三四年,柳西川村里的人结成香社去泰山朝拜。过去的人大部分都尊重神仙。到了神仙的生日,都要去固定的地方朝拜。

现在也有很多人这样,每年到了固定的日子,五台山那人都挤不动。我是不信佛,不明白这些人拜什么,求神仙保佑自己发财吧。

这么多人在同一天去看神仙,也不知道神仙忙不忙得过来,这不是给神仙找事嘛。

柳西川村里这帮人也去泰山,在半山腰的时候,看见一个人骑着个骡子过来。大家看着,长得特别像柳西川的那个死去的儿子。

离着远,也许看的不清楚,慢慢走近了一看,果然就是,为什么这么确定呢,因为这个人走到这帮人跟前,下来了,挨着个的作揖,问好。 

src=http___img.kanghui.org_trips_2016-05_5728643c4b08b.jpg&refer=http___img.kanghui.jpg

0
5
原文

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答云:“亦无甚事,东西奔驰而已。”便问逆旅主人姓名, 众具告之。

大家都惊呆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人已经死了,这人跟咱问好,这人是谁啊。好在是大白天,这么些人呢,也就不那么害怕。

人家那问好,这帮人也不知道说什么,也不好意思问人家你是不是已经死了。这帮人就随便聊天,问:你在这儿做什么啊。

这人回答说:我也没事,就是到处瞎跑。这跟没回答一样,就是不愿意说的意思。就像现在问某人:你最近忙什么呢。回答你说没事,瞎忙。

这人又问大家,你们上这来玩,都住在什么地方啊,大家也就随口告诉他,我们住在哪个店里。

0
6
原文

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明日当相谒。”上骡 遂去。众既归寓,亦谓其未必即来。厌旦伺之,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 笑言。

柳西川这个儿子跟大家拱手说:我这还有点事,就不跟你们聊了,明天我去店里看望大家。说完,骑着自己的骡子就走了。

村人也该干什么干什么,完事回到店里,想着这个人这么说,也未必来。也没太当回事,可大家转天早上,还是等着他。

到了时间,这人果然来了,进院子,把骡子系在柱子上,笑着就进了屋。倒是自来熟。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土豆

“聊斋土豆说”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

公众号ID:聊斋土豆说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