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戟天

 佛的儿子799fpa 2021-08-04

入药部位

 语音

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

 语音

味甘、辛,性微温。

归经

 语音

归肾、肝经。

功效

 语音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主治

 语音

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相关配伍

 语音

1、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方》)
2、治妇人子宫久冷,月脉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巴戟三两,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上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二十丸,暖盐酒送下,盐汤亦得。日午、夜卧各一服。(《局方》巴戟丸)

3、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桑螵蛸、兔丝子(酒蒸)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酒或盐汤送下。(《奇效良方》)

巴戟天可补肾、补阳、祛风除湿。

袪风除湿:用于寒湿痹证见心腹冷痛、风湿痹痛、行走不利、筋骨痿软、畏寒肢冷等。

补肾助阳: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汇》记载,巴戟天为肾经血分之药,补助元阳则胃气滋长,使身体各种虚空消退,且性温,与黄柏、知母配伍则可强阴;与肉双蓉、锁阳配伍则助阳。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带下清稀量多等症。邪风侵体,其气必虚,巴戟天能补助元阳,散邪袪风,补益真元。用于阳痿、肢体劳乏等症。

健脾开胃:命门火衰则脾胃虚寒,这时不能大进饮食,不能大补。巴戟天性微温则可补其火而不会太过,温而不热,健脾开胃,既益元阳,又可填阴水。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

用法用量

 语音

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用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禁忌

 语音

阴虚火旺者忌服。

炮制

 语音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

炮制方法

 语音

1、巴戟天,除去杂质。
2、巴载肉,取净巴戟天,照蒸法(附录Ⅱ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3、盐巴戟天 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附录Ⅱ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4、制巴戟天 取甘草,捣碎,加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照煮法(附录ⅡD)煮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配伍药方】①治虚赢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要方》)

  ②治阳痿:巴戟天6克,补骨脂6克。水煎服。(《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③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桑螵蛸、菟丝子(酒蒸)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酒或盐汤送下。(《奇效良方》)

  ④治偏坠:巴戟天(去心)、川楝(炒)、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6克,温酒调下。(《卫生易简方》)

  ⑤治阳衰气弱,精髓空虚,形神憔悴,腰膝痿痹,或女人血海干虚,经脉断续,子嗣难成:巴戟天240克,当归枸杞子各120克,广陈皮、川黄柏各30克。俱用酒拌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9克。白汤下,男妇皆可用。(《本草汇言》)

禁忌

阴虚火旺、湿热特质、津液不足者慎用。

口渴口干,小便黄赤等热性症状,不宜服用。

巴戟天与雷丸、丹参药性相反,不可同服。

应去木心后入药。且用量不宜过大。

孕妇慎用。

选方

1、治女性子宫久冷、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巴戟天90g,高良姜180g,紫金藤500g,青盐60g,肉桂、吴茱萸各120g。将以上6味中药研成细末,酒糊为丸,每服20丸,温盐酒送服

2、治冷痹、腰膝疼痛、行履艰难:巴戟天90g,附子、刺五加各60g,牛膝、石斛、炙甘草、萆薢各45g,茯苓、防风各31g,生姜适量。上锉如麻豆大,每次15g,水煎服。

3、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巴戟天、牛膝各等分。用约十倍的白酒浸泡。每次饮1?2小杯。

4、补肾阳:巴戟天(盐水炒制)10g,杜仲(盐水炒制)、山药各15g。煲汤服食,能补肾阳。

5、补肾气、健脾胃:巴戟天、淫羊藿各15g,鹿鞭1对。上药共煮,至鹿鞭烂熟,切碎。食鹿鞭并饮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有补肾气、健脾胃的作用。

巴戟天日常食用用法

巴戟蚌肉汤

材料:巴戟天30g,干品蚌肉100g

调味料:生姜2片,盐适量

做法:1、将蚌肉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净切片;巴戟天洗净。2、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煲至水沸后放入巴戟天、蚌肉、生姜。3、改用小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再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养身功效:补肾壮阳。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尿频失禁、女子宫冷不孕等。

补肾壮阳一一巴戟天狗肉汤

狗肉150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24克,茴香子5克,姜、盐各适量。将狗肉、生姜洗净;热锅下油,放入姜片、狗肉,煎炒片刻,铲起;巴戟天、肉苁蓉、茴香子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亦后,小火煮至狗肉熟烂为度,加盐调味即可。

温肾助阳,补肝强筋——巴戟天炖猪大肠

猪大肠250克,巴戟天50克,葱、姜、味精、盐各适量。将猪大肠翻洗干净,再翻还原,巴戟天洗净,装入猪大肠内,放在沙锅中,加入适量葱(切段)、生姜(切片)和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以猪大肠熟烂为度。酌加少量味精和盐调味即成。

温阳补精,强筋骨——双凤壮阳粥

麻雀5只,小公鸡1只(约300克),巴戟天12克,补骨脂12克,淫羊藿12克,粳米200克,姜、盐各适量。麻雀和公鸡脱毛,去内脏,清洗干净。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用布袋包好,放在沙锅中加水煎30分钟,去渣,加入麻雀、小公鸡、姜、盐和粳米同煮成粥。

补肾阳,益精血——巴戟苁蓉鸡

巴戟天、肉苁蓉各15克,子鸡1只,姜、花椒、盐各适量。巴戟天、肉苁蓉用纱布包扎,鸡去肠杂等,洗净,切块,加水一同煨炖,以姜、花椒、盐调味。去纱布包后,饮汤食肉。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首乌巴戟兔肉汤

兔肉500克,何首乌30克,巴戟天30克,花生仁(生)30克,姜适量。将何首乌、巴戟天、花生仁洗净;兔肉去肥脂,洗净,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淖去血水。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养后,小火煮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微温。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治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

《日华子本草》:味苦,安五藏,定心气,除一切风,治邪气,疗水肿。

《本草纲目》: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

《本草蒙筌》:味辛、甘,气微温。无毒。恶丹参雷丸,宜覆盆为使。禁梦遗精滑,补虚损劳伤。治头面游风,及大风浸淫血癞;主阳痿不起,并小腹牵引绞疼。安五脏健胃强筋,安心气利水消肿。益精增志,惟利男人。

《景岳全书》:味甘微温,阴中阳也。虽曰足少阴肾经之药,然亦能养心神,安五脏,补五劳,益志气,助精强阴。治阴痿不起,腰膝疼痛,及夜梦鬼交,遗精尿浊,小腹阴中相引疼痛等证。

《神农本草经读》:巴戟天气微温,秉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阳明燥金胃。虽气味有土木之分,而其用统归于温肝之内,《佛经》以风轮主持大地,即是此义。《本经》以“主大风”三字提纲两见,一见于巴戟天,一见于防风,阴阳造化之机,一言逗出。《金匮》云“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防风主除风之害,巴戟天主得风之生,不得滑口读去。盖人居大块之中,乘风以行鼻息呼吸,不能顷刻去风。风即是气,风气通于肝,和风生人,疾风杀人,其主大风者,谓其能化疾风为和风也。邪气者,五行正气不得风,而失其和,木无风则无以遂其条达之情,火无风则无以遂其炎上之性,金无风则无以成其坚劲之体,水无风则潮不上,土无风则植不蕃,一得巴戟天之用,则到处皆春,而邪气去矣。邪气去而五脏安,自不待言也。况肝之为言敢也,肝阳之气,行于宗筋,而阴痿起;行于肾脏,肾藏志而志增,肾主骨而骨强;行于脾脏,则震坤合德,土木不害,而中可补。益气二字,又总结通章之义,气即风也,逐而散之,风散即为气散,生而亦死;益而和之,气和即是风和,死可回生,非明乎生杀消长之道者,不可以语此。

《本草备要》:补肾祛风。甘辛微温,入肾经血分。强阴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气脚气水肿。覆盆子为使。恶丹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