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长存,高空盘旋,从不缺。“

 摩卡的球乐坊 2021-08-04

“勤于翻后台消息”第十二弹

2021年8月3日,40岁的张敬轩迎来了出道20周年纪念日。

用心听歌之余,好多人都向我表达了这件事。

恰逢后台某朋友多次点播了某首歌,仔细思索之下,还是这个时间点最合适。

今天的推送写给亲爱的“PLBCH.”小姐姐,真心希望你能喜欢。

我一直想找一首歌,用来真正代表张敬轩这个歌手。

是“谢安琪的《钟无艳》”的那种代表吗?似乎不全是。

是“梁汉文的《七友》”的那种代表吗?好像也不一定。

于我个人而言,这种代表所诠释的意义,大概无限接近于下面这两个例子:

A:杨千嬅的《勇》和《烈女》

B:陈奕迅的《1874》和《时代曲》。

它不一定是大众歌迷眼中彻底的代表作。

它不必是制霸KTV扫遍珠三角的超级HIT。

但只要提到这首歌,我们几乎一定会想起这个人。

在我的广东歌历程中,张敬轩是一个比较晚出现的名字。

第一次知道他,是因为“唱作四小强”这个概念。

2006年,这四个人曾经有过一次同台表演。

在这之后,他们都有了光明的未来。

方大同和王菀之有了鲜明的标签,张敬轩成了全能歌手,至于张继聪——

他在发展事业之余,顺便和广东歌世界中最有态度的女歌手结婚了。

多年以来,张敬轩一直在稳步提升自己的唱功。

他唱了很多好歌。

有《春秋》这样的热门HIT,也有《青春常驻》这样给人温暖和力量的金曲。

到此为止吗?仅此而已吗?全无内心期许吗?当然不是。

2016年某次接受采访时,他说了这么句话:

“我有认真想过,要唱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乍见这话,歌迷朋友们可能有些彷徨。

他这样出道二十年,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好歌手,居然没有唱过自己的歌吗?

其实也有的,这首歌就是《My way》。

就算如此,仍然没有一首单曲,像下面这首歌一样有意义。

陈耀森填词,徐沛昕作曲,周国仪编曲,张敬轩演唱的单曲《缺》。

这首歌发行于2018年1月1日。

《缺》被部分歌迷认为是张敬轩在经历2017年个人风波后送给歌迷的礼物。

纯粹从心理暗示和情绪预期的角度来讲,这个说法没什么问题。

不过,具体到这首作品本身,我认为它的“表意性”远大于其“音乐性”。

表意二字说明了什么?说明的是这首歌传达给听者的感情和心理暗示。

音乐二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的是这首歌在旋律安排和歌词意象模式下的吸引力。

我们很容易明白,《缺》的表意模式毫无问题,甚至有几分出彩。

陈耀森直白到近乎赤裸的歌词,几乎成了张敬轩个人传递心声的符号。

但在旋律安排上,徐老师的选择就显得不那么讨喜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讨喜”并非仅仅停留在大众芭乐的状态。

空灵悠远的前奏令人如同置身冰天雪地之中。

正是这样的细微变化,让这首歌的编曲水准“远高于”作曲水平。

和相对缺乏变化的旋律相比,我更愿意把歌词视为陈耀森和张敬轩的默契。

他似乎明白张先生想表达什么,张先生也大胆的相信,他确实能表达出来。

自我开始写乐评以来,一直很强调广东歌的故事性。

《缺》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呢?

这是一个经历过挫折和情绪波动的人,试图挣脱桎梏,告别过去缺憾的故事。

这也恰好是歌名《缺》传达的内核。

一个坚定、洒脱、积极、勇敢的意象。

一个在逆境中无所畏惧,已经被激发斗志的人。

我本人并非张先生的歌迷,却还是很容易被这首歌传达出的情绪吸引。

原因非常简单,从这首歌的唱法和细节演绎上,我能明显感受到他发出的力量。

自从《缺》推出后,许多歌迷相信,这是一首极为难唱的歌。

音域、音高、音准、情绪拿捏、技巧控制。

无论哪一项,似乎都是对歌手能力的巨大考验。

张先生作为中生代港乐男声中唱功最好的人之一,漂亮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从这首歌中,我们能读出一个带着一丝决绝的,试图奋进的张敬轩。

读出了这样的形象,也就基本复刻了最真实的那个自己。

这种真实,是“求而不得三部曲”中所无法呈现的。

拼搏于无人问津之地,砥砺于挫折重生之中。

磨难之所以成为财富,意义或许也就在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