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鸣镝弑父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1-08-04

匈奴称霸(一)

    公元前三世纪一个搅动亚欧的草原民族出现在中国的史典中,到公元四世纪,这个叫匈奴的民族来无踪去无影,如同一阵飓风,天昏地暗的跨越时长700年之后,消失在史料中。

 俄国学者说匈奴是斯拉夫人种,法国学者说匈奴是雅利安人种,日本学者说匈奴是突厥人种,外蒙学者说匈奴是蒙古人种……这些学者的依据主要来自中文史典中个别汉译音的词汇和发掘古匈奴墓的下葬方式和头骨。

 给两千年前的骷颅设计一个蓝眼珠、红胡须、黄头发的模型,就说成是高加索的白色人种自然不靠谱。

 因为“屠耆王”发音类似“突厥王”就认定匈奴是突厥更不可靠,如果这样判定人种,那么,“See you tomorrow”与中国南方某地的方言:“酱油都没有”发音几乎一样,所以,以发音来确定人种,玩笑一样。

 匈奴的历史是由汉字记录,当然以汉史为依据。

   《史记》中记录,商汤灭夏,夏桀之子淳维带族人逃亡北方,与北方的山戎融合成匈奴。这说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存在,尧舜时代叫熏粥,夏时叫山戎,商时叫鬼方,周时叫猃狁,汉时叫匈奴。

读史是为了明志,我们没有必要给匈奴人找一个祖宗。匈奴无文字,与汉交往书信是降匈奴的汉人所代笔,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同朝代的不同称谓中,可以看出,中原华夏人不管那个王朝,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即恨又怕还看不起。

 “熏粥”烧糊的粥,“山戎”山中的强盗,“鬼方”没人性的族群,“猃狁脸上长毛的狗,“匈奴”包藏凶心的奴仆。

    第一个出现在史书中的匈奴头领叫头曼。

    第一个与头曼作战的是秦将军蒙括。

    事出有因。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赢政北巡至上郡,也就是现在的榆林地区,之前派出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卢生归来,仙丹自然没找到。于是卢生就编了一套谎言说是在蓬莱仙境的神仙处看得一书,上面一句谶语有“亡秦者胡”的内容。当时,燕、赵等地常受北方游牧部落的劫掠,那时匈奴也被称为胡人,胡来的人。

 听到卢生的谎言,赢政错误的认为亡秦的“胡”,就是北面的匈奴。于是为铲除这个大患,以卫咸阳城安全,命太子扶苏和将军蒙括率三十万大军北上驱逐匈奴,同时将原各诸侯国边境城墙连结起来,拉出一条与匈奴的分割线,这便是长城的雏形。

    第二年,蒙括的大军将位于河套地区的头曼部落驱逐到黄河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于是,秦王朝在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设了四十四个“悬”,迁民居住,意思是这些地方还没定好级别先悬在那里,这个“悬”字之后,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县”。

    在蒙括的打击下,头曼带部众向北逃亡到达内蒙中部,一部没来得及跑的留在了漠北。那时候,头曼的部落还没有形成王朝,“头曼”的含义大概就是“万人之长的意思,之后,匈奴部落多年不敢南下掠夺,甚至南下牧马都提心吊胆。

    在刘邦统一中原的征战中,头曼部落也开始了草原地带的角逐。先后击败收拢了其他游牧部落,并自立为单于,大概就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当时,匈奴还有另外两支劲敌,一是西边的月氏,以游牧为主,二是东面的东胡,以游猎为生。

    这段时间,匈奴曾臣服于月氏,头曼单于的长子冒顿在月氏做人质。

    司马迁是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文学化的记录了他听来的关于匈奴发展的一段历史。这段故事,被称为“鸣镝弑父”。意思是冒顿用一种会发出响声的箭,射杀了父亲头曼之后自立为单于。

    这个故事的结构与赵武灵王的经历有点相似,赵武灵王喜欢小老婆,在枕边风的吹拂下废长立幼。后来又想将赵国一分为二,关键还提前退位,于是赵国大乱,赵武灵王被困死宫中。

 在关于头曼单于的故事中这样说,头曼也准备废长立幼,将长子冒顿送到月氏后,派兵攻击月氏,准备借刀杀人。但是冒顿夺得骏马逃回匈奴。于是头曼觉得愧对冒顿,分给冒顿一万骑兵。冒顿用此一万骑兵起家,最终用鸣镝射杀父亲头曼单于。

 故事安排是这样的:冒顿发明了一种带响声的箭,要求士兵,他的箭射向哪儿,士兵也必须射向那儿,违令者斩。于是冒顿先射杀了心爱的坐骑、再射杀了心爱的女人,然后用鸣镝把父亲头曼射成了刺猬,然后杀死后母和后母所生的兄弟,然后自立为单于。这个故事其本意是在说,冒顿在整肃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冒顿即位,对付东胡的办法也是三步走,东胡王要匈奴最好的骏马,办了!东胡王要冒顿单于最爱的女人,办了!东胡王要匈奴与东胡之间一块“飞地”,于是冒顿杀死赞成给于东胡土地的下属,率兵灭了东胡。这个故事其本意在说,冒顿有了与其他部落争夺草原霸主的实力。

 在两个故事中,都提到了骏马与美女,可以认定,在司马迁看来,骏马是匈奴的重要战略物资,而女人是匈奴繁衍的根本,但相比较,冒顿更看中权力。

 事实上匈奴是游牧民族,土地意识远没有农耕民族强烈。司马迁在用对应的两个故事说明匈奴的崛起,毫无人性而言。

 我们根本不知道故事的真实性。就如同我们相信“烽火戏诸侯”真实存在一样。其实这只是小说家编出的一段“废长立幼”带来亡国的故事,为了维护礼教而已,原因很简单,烽火在汉初才被用于调动军队。

 对于冒顿而言,杀父也许是真实存在,只是在匈奴时代“贱老贵壮”是匈奴发展壮大的路线图之一。

 如果冒顿如此残暴,他是不可能创造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