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高参88 2021-08-05

本篇目录:

******************************************

81史官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河南省南乐县

82.鹤壁刘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夏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

83.淮阳双冢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84.西史村遗址

夏商                              河南省荥阳市

85.闰楼遗址

商                               河南省正阳县

86.浚县辛村遗址

商周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

87.官庄遗址

周                               河南省荥阳市

88.阳城故城遗址

战国                             河南省商水县

89.保安古城遗址

战国                               河南省叶县

90.新安故城遗址

秦汉                             河南省义马市

**********************************************

81史官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史官村古文化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原名吴村),遗址平面呈近圆形,东西长240米,南北宽21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1977年秋原安阳地区文管会进行了调查,确认系一处古文化遗址。1999年9月在陵北侧挖一处7x3米的探沟,试掘证实该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的古代遗存,出土有仰韶文化的红陶钵、盆、壶和龙山文化的鬲、高领罐、骨锥蚌刀等。以龙山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是研究豫东北地区考古文化序列的重要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出土器物的形制特征显示,史官村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主要是后岗类型遗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文化面貌与濮阳西水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近同,当属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遗存主要是河南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文化面貌与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遗址龙山文化同期遗存相似,当属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在该遗址上有一古墓传为皇帝史官仓颉之陵,东汉建有仓颉庙,并进行祭祀后历代多废创现存古代石刻较多。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2019年10月7日,史官遗址由省级文保升级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82.鹤壁刘庄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鹤壁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北部的鹤壁市大赉店镇刘庄村南,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662公里处。遗址面积30余万平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计划占压遗址面积约7万平方米,发掘面积7700平方米,发现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及大规模的先商文化公共墓地。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336座墓葬分布于东西110米、南北55米的范围之内,布局清楚,排列规律,随葬品400余件(套)。出土陶器反映了以卷沿鼓腹陶鬲为主体特征的先商文化在发展进程中融合、吸取周边地区多元文化因素的历史特点。夏代中原地区,如此规模公共墓地的发现目前尚属首次,为先商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填补了一项空白,对研究其葬俗葬制、社会结构、商人渊源、夏商关系等长期以来为历史、考古学界关注的重要学术课题将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这一时期的石棺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是前所未见,石棺及其简化形式墓葬的发现为探讨商族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2019年10月7日,鹤壁刘庄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83.淮阳双冢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淮阳双冢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东南王店乡双冢村北侧,北距平粮台古城址1.5公里,东临蔡河,是一处含有龙山、二里头、商文化遗址。淮阳双冢一高20米,一高16米,面积约5740平方米,系夯土筑成。冢下为范围较广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5.28万平方米,平均文化层深度在5米左右。遗址内遗物丰富,冢东南有红烧土房基面。是一处人口稠密,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1972年后,因为当地村民在这里取土,双冢出土了陶纺轮、陶网坠、石铲、石斧、石锛等器物,并发现有大量的鹿角、蚌壳、猪、羊、狗、牛的骨骼。陶器残片能看出器形的有:龙山文化时期钵形鼎、侈口甗等;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鼎、甗;商代大口尊、卷沿瓮等,从出土的器物来看,这里应该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但是墓主人是谁?还是没有确切定论。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关于双冢,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却有另外版本的说法。他们都说此处是尧帝两个公主的陵墓,并且有个美丽的传说。据传,尧帝有两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合称为皇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虞舜南巡仓梧而死,娥皇、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葬于太昊之墟之南的皇英陵。这种传说在当地流传最广,很有信仰的市场。当地群众说此处就是皇英陵,是舜帝两个妃子的陵墓。皇英陵的传说大概因为娥皇女英名气较大而广为传颂。老人们说娥皇女英因其“德纯而行笃、恪尽妇道、佐夫事亲”的典范事迹而成神,他们“谦虚谨慎、恭敬勤俭和尽守本分”的举动是天下女性学习的良好典范。据传,后来皇英姐妹的精灵与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化为了冢边的合欢树。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淮阳双冢遗址先是省级文保,2019年10月7日,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4.西史村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西史村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黄滩海平原的西部,地势较为平坦,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冲沟贯通中北部,沟南部地段已被平整为耕地。1974年发现。1979年4月18日至5月19日,郑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分作五期。发表有《河南荥阳市西史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981年1期,该遗址的时代为夏、商,面积40万平方米。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在该遗址范围内采集有陶片和残石器,在穿过遗址的沟壁上散布着较多的陶片,经局部铲刮,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分布,文化层厚2米,灰坑为斜壁环底不规则形,采集陶片可辩器形的有:大口尊、簋、盆、罐、豆、刻槽盆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弦纹、附加堆纹和磨光素面,陶质以夹沙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该遗址现保存状况较好,文物遗存十分丰富。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西史村遗址原由省级文保,2019年10月7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85.闰楼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正阳县闰楼遗址位于河南正阳县付寨乡付寨村闰楼北,距县城21公里,是近年来豫南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大型商代晚期贵族墓群,面积达1500000平方米。该墓地面积大,古墓葬分布密集,更重要的是,墓地及墓地周围还有商代遗址分布,为研究淮河流域上游晚商文化及淮夷集团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学术资料。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2008年9月29日,经过部分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265座,多为商代贵族墓葬;出土有青铜器、陶器、骨器、石器,共275件。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2019年10月7日,闰楼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86.浚县辛村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浚县辛村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辛村村中及村东,毗邻淇河,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1932~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进行4次发掘,发掘工作由郭宝钧主持。1964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浚县辛村》。墓地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共发掘墓葬82座。年代从康叔受封到卫国灭亡,约当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时期卫国的历史、葬制、车制及西周时代戈戟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时隔85年,河南鹤壁辛村遗址(原浚县辛村墓地)重启大规模考古发掘。一系列新的重大发现,使这里由单纯的墓地被确认为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遗址,为研究卫国都城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线索。81岁的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23日专程到辛村考察,他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得知,85年前辛村墓地的发现,开启了我国西周考古的序幕。青铜器上的'卫’字铭文,让我们知道了卫国所在,但卫国究竟是什么样子还停留在史书上,寻找其都城遗址所在是很重要的考古任务。”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新发现的制骨作坊区,清理出西周时期骨料坑近10座。新出土的骨料中,牛的肢骨与鹿角被大量使用,也有少量马及鹿的肢骨。此外,还出土大量骨器、角器和蚌器,如骨簪、骨锥、骨(角)镞、骨饰、卜骨,以及骨(角)制的工具和蚌镰等。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铸铜及制骨作坊区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辛村遗址的内涵。结合现有的考古发现,它已不再仅是一块墓地,而是集王陵区、铸铜作坊区、制骨作坊区及其它功能为一体的、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群。”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浚县辛村遗址位于古卫国境内,卫国故城曾列为第6批国保,2019年10月7日,浚县辛村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7.官庄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荥阳官庄遗址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项目, 2010年10月~2011年1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南水北调干渠占压部分进行了考古钻探与发掘,发现了两周、汉唐及清代多个时期遗存,其中以西周晚期遗存最为丰富。官庄遗址是继荥阳娘娘寨遗址之后,郑州西部地区发现的两周时期又一大型聚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荥阳官庄遗址》主要内容包括概论、西周文化遗存、春秋文化遗存、汉代遗存、唐代遗存、清代遗存及结语7章内容。较为详细地公布了发掘资料,为研究荥阳地区两周及汉、唐、清文化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分别于2004年、2010年4月至2011年进行勘探发掘。发现遗址南、东侧外壕、中部的大城、小城,发掘大量两周时期的灰坑,清理一些墓葬、马坑等,出土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蚌制品等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遗存涵盖了龙山、两周、汉、唐宋及明清时期,其中以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目前是中原地区最大的西周城址,为完善郑州地区的两周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于深入探讨郑州地区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厘清东虢、郑、韩相关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通过对大城中北部的手工业作坊区再次进行发掘,发现该遗址两周时期的手工业遗存以铸铜为主,还有制陶和制骨遗存。目前已出土陶范约3000块,可辨识器型包括鼎、簋、壶、簠、钟等礼乐器,剑、戈、矛、镞等兵器,节约、辖、镳、辕首等车马器,以及铲、刀、凿、斧等工具,还有环、泡等。其中,具有典型年代特征的遗物为饰有交龙纹、连体龙凤纹的陶模和陶范。在该遗址中发现的莲瓣模,为器盖上莲瓣装饰的模,呈灰色,泥质,胎体细腻。该模整体呈曲面状,两端均残,模面施交龙纹,经比对与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莲鹤方壶上的莲瓣完全吻合。陶范之外,还出土有较多熔炉和坩埚残块、铜渣,以及铜刀、陶管、磨石等铸铜相关遗物。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1963年6月20日,由河南省公布为省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荥阳官庄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8.阳城故城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阳城故城遗址在今商水县舒庄乡的扶苏村北,为秦朝末年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诞生地。该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由夯土筑建。外城东北部夯土墙现仍高出地面,长约200米,其余为间断残存。连接一起外城 墙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城走向为一直线。城基部宽20米。内城东西分别距外城东西城墙各270米,北墙利用外城的北 墙,每边长250米。城内陆面散布战国秦汉时期的瓦砾很多。内城至今当地还俗称“金銮殿”。在内城东南角发现有“扶苏司工” 陶器残底四件。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据《史记。陈涉世家、正义》载:“陈涉,阳城人也”,“阳城河南府县 又陈。”《汉书、地理志》记载阳城为汝南郡。后有人称扶苏城是因“陈涉起兵,自称公子扶苏,从人望也”而起,而实际还是阳城。扶苏寺已无存,但扶苏墓仍存。1983年《考古》第9期载文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考证。该城址保存完整,规模宏大,与史料和传说一致,为研究陈胜起义及战国时期的城池建筑和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陈胜出生于商水也得到无可争辩的证明。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阳城遗址为河南省级文保,2019年10月7日,阳城故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9.保安古城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保安古城遗址位于叶县县城南27公里、保安镇东北3公里处的前古城村。继2007年之后,考古人员再次对保安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前古城村东北一块凸起的麦田就是传说中的古城东城头。几十年前这里没有种庄稼,地势很高。从这个地方向南延伸,一直都是西高东低形状的土坡,向西延伸是南高北低的斜坡,这种土坡就是传说中的东城墙和北城墙墙根,从这里向西大约500米就是西城头所在地。前些年,村里的人曾在墙根下挖出许多大石头。后来,村里分了地,村民在这里种庄稼后,用犁子渐渐把城墙根上的土坡犁平了。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走在前古城村的古道、城壕遗址或田间地头,不时可以看到残缺不全的砖瓦或陶瓷碎片。其间,在麦田旁的小道上随手捡到一块汉砖和一块北朝砖块断片,汉砖与北朝砖在厚薄程度与图案上有明显差别,两块砖相差500多年,透过留存的绳纹砖瓦残片,可以得知当年工匠制作砖瓦的模具是由藤条编织而成的。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近千年的石臼。石臼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产工具。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2019年10月7日,保安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0.新安故城遗址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新安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区西南2公里新区街道办事处二十里铺社区,东、南两面分别与石河、涧河相邻,陇海铁路沿故城遗址南侧穿过,两京(长安、洛阳)古道(又称周秦古道、崤渑古道)沿遗址东西方向穿过。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新安故城遗址地势中西部高,东南部较低,南北长约69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3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采集的标本有:陶质下水管道、简瓦、板瓦、瓦当及陶盆等陶片。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东魏仍为西新安,属渑池郡。西魏大统元年(535)改属河南郡。隋大业元年(605),渑池县治所移此,大业十二年(618)迁至大坞城。清末,这里建有慈禧行宫。据《渑池县志》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皇后和光绪皇帝携部分大臣逃往西安。次年又从西安返回北京,东出潼关,路经此地并修建了行宫。

第八批国保--古遗址(9)

2000年9月25日,新安故城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新安故城遗址被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我的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