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解读——王绩之《石竹咏》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石竹咏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注:

萋萋:草木繁盛貌。

晔晔:美丽繁盛貌。

委化:随着自然的变化。

解读:

石竹原来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常植于庭院中供人观赏。唐宋人诗词之中都有歌颂石竹和石竹花的作品。王绩这部作品借歌咏石竹来抒发自己淡泊名利得失、委顺自然的情怀。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这两句是对石竹形态的描写,石竹枝叶如苕,又极似竹杆,其他开放时宛若铅笔卷屑,异彩纷呈。

虽然开得如此全盛,但诗人却发出对生命脆弱的无限感叹——“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联系王绩本人,他一生历经隋末乱世和唐初治世,年轻时曾积极入世,欲求建功立业,然由于性格使然,屡次遭到弹劾,此后对官场讳莫如深,常发出生命无常之感叹。这两句也是产出了作者这种心情。

这种不安与感伤常常萦绕作者心头,使得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上苍既赐予我灼灼其华,却为何让我命途多舛,仿佛命中注定,这岂是我之所愿。石竹尚能应时而生,顺时而亡,我却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欲济天下苍生而得志,欲求安宁却生逢乱世,这种种让作者发出了对苍天的责问——“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既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又是谁让我萌芽,让我降生在纷纷扰扰的万丈红尘中来呢?

诗写至此处,作者笔锋一转,回归内心的平静——“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上面各种不顺不满,搁置一边不用再提了,还是顺其自然吧,就算是生命马上消逝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这实质上也是反映了作者借自然之物来诠释生命情怀,但诗中缺乏对整个社会现实和民俗的观照,而是局限于自己的内心的忧思,这也是初唐诗人整体的遗憾。

王绩(590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山西河津),隋大业中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后嗜酒去职,唐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曾任太乐丞,不久弃官而去,隐居东皋,号称东皋子。王绩早年有用世之志,遭逢世乱,两度出任,最终因失意而归隐。其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的情趣,于旷达之中流露出不平之感。明人何良俊曾评价王绩的诗作——“盖当武德之初,犹有陈隋余习,而无功能尽洗铅华,独存体质,又嗜酒诞放,脱落世事,故于情性最近。今观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全唐诗》存诗一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