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解读——沈如筠之《闺怨二首》(其一)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释:

伏波:汉代马援平定交趾,建立功勋,被封为“伏波将军”,此处指征夫出守南部边塞。

解读:

唐代的闺怨诗很多,我们以后还会见到,在此类诗中,大多描写征妇的闺怨,故后人说:“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

唐代边疆辽阔,长年累月战争使大部分青年男子服役边疆,或久戍不归,或战死沙场,其时间长、生活苦、牺牲多,音讯断绝,征衣难寄,使得家人魂牵梦萦,特别是对思妇来说,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这首诗,诗人代思妇述言,着眼于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表达对征夫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场景:一轮明月悬空高照,征人戍守边关,而千里之外的家乡,独守空闺的少妇想雁足传书,可是断鸿过尽,信使难觅,传书无人,长夜漫漫,可谓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三、四句写得情深意切,“孤月”流露出少妇的孤独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此时任何事物能够勾起少女的愁思来,下句东汉名将马援的贼,暗示征人戍守南方边境。

全诗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将“哀怨”“忧愁”娓娓道来,情感步步深化,将少妇内心世界表现得贴切、真实,令人过目不忘、百读不厌。 
 

沈如筠,生卒年不详,大约在唐玄宗时期在世,江苏句容人。曾官至横阳县主簿。《全唐诗》存诗4首,断句二联。其生平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