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3)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二十四

经过杜、李、宋、沈等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时期,唐近体诗各种声律体式已经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这也标志着初唐诗坛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之前我们反复所说的六朝诗风的结束。

如果说“初唐四杰”是从齐梁诗演进到唐诗的枢纽人物,沈、宋是唐诗体式的创造者,那么接下来的这个人——陈子昂则巧妙地避开了当时诗歌发展的趋势,而走上了一条复兴汉魏古体诗的道路。这当然是一条不合时宜、寂寞的道路,以至于使很长一段时间陈子昂的成就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只有他的朋友卢藏用能够理解他,说他是“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在当时的环境下,陈子昂这种不求名求官的诗文,在各种场合都用不到。

尽管如此,陈子昂终究还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这位在四川射洪县的富家子弟,起初就是个混混,经常和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大闹学堂,令老师头疼,不知受过什么刺激,他离开家庭,走进了金华山,闭关修炼,认真地读了几年书,一不留神,自己的诗作被一个叫王适的诗人看到,并赞叹“此子必为文宗”,也许是人家的无心之言,但陈子昂却当了真,他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真正选择,而刚开始走人人们视野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