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七)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暧,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伊:语气词。

岁寒心:忍耐寒冷的特性。

荐:进奉,进献。

解读:

这是一首赞美橘树的诗,这也容易让人想起与张九龄相似命运的屈原以及他的《橘颂》这首诗来。因为屈原与张九龄一样,同样都是位极人臣,同样都是忠君尽责,同样都是修身自律,但同样也遭到奸臣排挤,所以虽时过境迁,但总能让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来。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开篇用了汉魏古诗一贯的风格,引出下面很多的文章。诗人以此句入篇,指明了所要歌咏的对象以及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让人不禁想到,这丹橘不就就是诗人自身。诗人在创作《感遇》诗时,正经历着被政敌李林甫、牛仙客的迫害,远谪荆州时期,所幸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丧自弃,仍然保持着郁勃的生命力。

“岂伊地气暧,自有岁寒心。”上句自设一问,丹橘经历寒冬还能苍翠如旧,难道仅仅因为南方气候温暖么?诗人这一设问,显然说明这不是主要原因,下句“自有岁寒心”,“岁寒心”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处是诗人借用此语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不惧严寒的坚贞操守。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松橘除上具有上述的品性外,也能成为送给宾客的席上佳果,可是橘生江南,与中原远隔千山万水,这该如何送呢?这是丹橘的无奈,也是诗人的无奈,意在说明自己被贬荆诈,与京城相隔千里,如何向皇帝说明自己的赤诚之心呢?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丹橘虽好,但却难以荐献,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命运的思索,兴许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这种思索循环往复,可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答案又哪里找呢/

接下来诗人退一步说“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桃树和李树遮阴的功能,橘树也有,但前者却不能像橘树那样“经冬犹绿林”的天然优势,这是人人皆知的生活常理,可为什么很多人却置橘树于不顾,却一心栽培桃李之树?表面上替橘树抱不平,实则是为自己遭受不公而鸣不平。

从位极人臣到遭贬荆诈,诗人在政治上的严重挫折,诗人虽然没有被仕途的盛衰而灰心,便也终免不了陷入忧时伤心、自怜自重复杂的情感中。时而叙说、时而设问,“就小物说大道理古人往往如此”,全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郞。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历任官司勋员外郞、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郞等职。733年,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为著名贤相。后李林甫排挤,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四年后病逝。新旧《唐书》有本传。九龄工诗能文,长于碑志。《全唐诗》存诗3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