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十)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倜傥:豪迈、洒脱、不受礼法约束之义。

鲁连:战国时齐国的鲁仲连。

“意轻”二句: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平原君赵胜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为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辞别平原君而去。

末照:余光之义。

澹荡:淡泊潇洒,不受拘束。

拂衣:超然高举之义

解读:

李白曾在自己的诗文中多次以距他九百多年的鲁仲连相比,是因为他看到鲁仲连的身上有很多东西与他精神上有着高度契合的一面,大凡诗人咏史,多是对史实有着深切的同情,且表现强烈的主观好恶之情,甚至直到抒发诗人自身的人生观与人格理想,正是因为李白看到鲁仲连与自己的人生理想完全契合,所以情不自己,集中地表达了他对鲁仲连钦慕之情。

全诗依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记载的事迹,并对其部分情节就行高度概括,因此这是一首咏史诗。

这是李白早期的作品,在李白的笔下,鲁仲连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他既有排忧解难之才能,又有功成不居之节义,却秦之壮举,为后世所仰慕;轻千金、藐卿相,视功名富贵为草芥浮去故能成其高。诗人之所以热情歌颂救弱扶倾、反抗强暴、功成身退、不事王侯的鲁仲连,自然我们想到了诗人自身,因为李白的理想也想做一个任侠行义、不慕荣利、不受羁绊、清高放任的侠义英雄。

前四句先是从总体上歌颂了鲁仲连的品德和人,将其比作来自海底的明月珠,中间四句用精炼的笔墨塑造了鲁仲连这个英雄人物,末两句则点明主题,诗人将其视察为自己的知己。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雄心很大,得意时想当宰相,当将军;不得意时想当神仙,当隐士;遇到不公时,想当游侠,当刺客。他之所以仰慕鲁仲连就是与他长期萦绕在自己心头的这些想法分不开——既要为国立功,解民于倒悬;又要功成不受赏,表现的极其清高,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种人生理想,而鲁仲连恰恰就这样一个人物。李白的这首诗就是借古人之行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感慨。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