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镇过自在生活

 晒闷锅 2021-08-05

台湾人游上海系列

晒闷锅碎碎念

伟大的祖国山河, 晒闷锅跑了近30个地方, 上海也很多地方都跑过了, 写个游记吧我想。什么豫园大世界就算了, 人民广场南京路大家都自己探索好了。想写一些令人感动却不令人拥挤的地方, 给初来乍到的朋友参考, 特别是台湾朋友, 远渡海峡来内陆工作, 融入当地也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41

在古镇过自在生活

古镇

以前也是住人的嘛

那是现代人无聊到把古镇做成商业

把不同地方的古镇做成相同的商业

结果落得古镇都一样的下场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

真的没什么好写

建筑一样,卖的东西一样,吃的东西一样

所以我决定转向

来谈谈这个古镇的生活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古镇文明,也一样

我喜欢住人的古镇,讨厌只是做商业的古镇。我很喜欢北京的南锣鼓巷,每次进京必造访,这条巷子还真是商业街啊,摩肩接踵,热闹得不得了,可是我每次去都钻进巷子里的巷子,去看看老北京的民居,房子旁边的植物,还有吃小巷小房里经营的北京炸酱面,从不在商业巷子里跟人家挤。

这次来的这个古镇居然有菜市场,真是如获至宝。古镇的菜市场好像跟市区没有什么不同,东西还新鲜点,就是种类没那么多。眼尖的我看见了许久未吃的水芹菜,漂亮着呢,老阿姨马上过来"要吗?水芹"。

卖菜阿姨一头白发,皮肤黝黑,就像菜是她种的,地上一袋一袋各式蔬菜,虽说有点杂乱,但也还算干净。我都还没说话,阿姨就说来个一斤吧5块,径自拿起喜来乐那把秤称了起来( 那种小小药铺用的秤),"阿姨,5块钱太多我一个人吃不完,3块钱好不好?"阿姨拿了一点起来,"4块"她说,哈哈哈,我也不说啥了。问了下这菜怎么做,她说直接炒啊,我说搁点肉丝可以吗?她讲放香干炒好了,哈哈哈我知道聊不下去了,道了再见要走,阿姨忽然站起来说谢谢,吓了我一跳。

转出市场,外面有一排卖吃的摊位,看见熟悉的油墩子猛流口水, 凑过去想买来尝尝鲜。买的人真的不要太多,我也懒得排,在旁边看着,没人了我再买。古镇逛半天了,一直刷支付宝,觉得好麻烦,想起口袋有坐奉浦快线剩的四块钱,刚好付帐。老板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盯着铜板看,沃,好像有一颗铜板比较小,我很尴尬问老板,"怎么?假币吗?"老板笑笑,"真的啊","真的怎么这么小?"原来新币就是这么小的哈哈哈,支付宝用久了,都不认识硬币了。想起第一次到美国买东西付钱,把口袋硬币全掏出来放收银台,黑洋妞收银员在那边数,真好玩。

 姑姑告诉我,有个台湾人在古镇里卖烧麦,风味奇特,让我去尝尝顺便聊下生意经,结果我绕了半天也找不到,后来查了大众点评才找到。原来是我的问题,我想台湾人那么远来开个店,应该是有点规模吧,结果小小破破的,难怪找不到。

不要看店小,店前面围了一堆婆婆妈妈,生意还挺不错。这个卷毛戴红口罩的年轻人是老板吗?怎么说了一口流利的本地话( 我到奉贤才知道,本地话不等于上海话,所以我这个三脚猫的上海话在"本地"都不能用哈哈哈 )。后来买东西的人散了,我用台语考了一下老板,他会说耶。原来他爸爸才是台湾人,他是在上海出生的,所以自然而然学会两种语言( 看到这一句会笑的,是台湾人 )

买了两个笋肉烧麦尝尝,感觉没有上次在新场古镇吃的好吃,老板娘一直要我试试糯米的,她说跟台湾的油饭很像,我天啊,这我能不知道吗?我在上海卖过油饭,生意还不错呢!

之前那一群阿姨都没有买鱼松跟肉松,可是她们试吃的时候我一直闻到香味,台湾肉松独有的香味,吃了烧麦之后我买了一瓶肉松一瓶旗鱼松。今早烧了稀饭配肉松跟花瓜,不过瘾,中午干掉三分之一瓶鱼松,哎哟,卖什么烧卖啊,这个鱼松肉松才是真正台湾味,超好吃的,又不贵。吃完了要去哪里买啊?头大。

逛了几个小时了,想找个地方坐坐,出了门口正好有间面馆,吃小吃好像不饱的,来碗大肉面吧。可爱的老板娘还问我面要不要多一点,我双手一挥,千万不要。咦,真看不出来,面馆只有我一个人,这大肉面居然还蛮好吃的,我玩玩手机,充充电,休息休息把面给吃完了,我真的也太会吃了。

今天出门忘带酒精了,跟老板娘借水洗了手,再点一瓶雪碧,坐下来跟老板娘聊天,自然聊天是从面好吃这里开始的。老板娘说了说历史人文什么的,真正标准的本地人啊。她问我是不是来玩的,从哪里来?台湾?!怎么会到这里来玩?这里除了一点吃的,没什么可玩啊。呵呵,一个本地人的真实表述。不过,我嘛,只要是陌生地方,我自有自己的玩法。

说了那么多,到底这是哪个古镇啊?

这个就是前两期我说要来的

召稼楼古镇

感谢姑姑提供古镇好玩好吃的资讯

延伸阅读

这个地方是李安的眼光(点击阅读)

晒闷锅个人认证  专注于生活随笔内容创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