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 唐诗解读——杜甫之《送高三十五书记》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注:

高三十五书记:指高适。唐人以称呼排行表示尊敬和亲切。当时高适任河西节度使哥叔翰书记。书记,职官名,唐代的元帅府及节度使的属宫中有掌书记,主要负责撰写文字,简称书记。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岷县。

穷荒:贫瘠边远的地方。

侧翅:倾斜着翅膀。

幽并儿:幽州和并州的健儿。幽州和并州,指今河北和山西两省,古代是燕赵之地,民俗以慷慨悲歌。崇尚侠气为名,有很多擅长骑射的健儿。

簿尉: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捶楚:杖击和鞭打。

触热:冒着炎热。

十年出幕府:十年后从幕府出来。幕府,古代的军旅没有固定的住所,于是用帐幕作为办公的署地,所以称之为“幕府”。

亦在老大时:也有在年纪大了的时候。

参商:指参星与商星,它们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不会同时出现。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解读:

这首诗作于玄宗天宝十一载,当时高适任河西节度使哥叔翰的掌书记,随之入朝,与杜甫短暂相聚之后,随即离去,杜甫写下这首诗作别。

前四句请高适向主将转达不要穷兵黩武,而应趁着小麦成熟之时,借机休整军队。本来赠送友人,却从友人的主将开端,表现出杜甫对边境政事的关切。哥舒翰亲身经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先在河西陇右地区抵御吐蕃的进犯,又率军在潼关抵御安史叛军,最后不幸深陷叛军营中身首异处,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哥舒翰在陇右与吐蕃军之间的对抗,是其从军生涯最为闪光的时期。但时人对他在河陇地区的功业却有褒有贬,有人将其视若保护神,也有人则将其贬低为轻启战端的祸首。

积石军为陇右节度治下军镇之一,位于今青海贵德县县城,临近唐蕃边界。唐高宗时设置,前身为北周时期的静边镇。当地军民在积石军大量种植小麦,但每当麦熟季节,吐蕃军队就会成群结队,大摇大摆地来收割麦子,还戏谑地把积石军称为“吐蕃麦庄”。

在哥舒翰之前,都是任由吐蕃军割麦,不敢阻拦。天宝六载(747年),哥舒翰决定趁麦熟之时给吐蕃军一个教训。于是派出王难得、杨景晖领兵前往城外必经之路先行埋伏,待吐蕃军前来,哥舒翰本人则亲率城中军队倾城而出,两厢夹击全歼来犯之敌。经此一战,吐蕃军再也不敢来积石军割麦了,“无一人得反者,至是不敢复来”。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高适、当地老百姓等,都曾针对哥舒翰在河陇的所作所为用诗歌发表了看法。从他们所作的多篇诗文中,就能看出人们对哥舒翰褒贬不一的评价。

接下来的六句写高适远行,诗人将高适比喻没有吃饱肉的雄鹰,侧身跟随着人飞翔,暗指他在哥叔翰麾下,渴望建功立业。诗中提到的“跨鞍马”和“幽并儿”写出友人善于骑射。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关心底层兵士,着实令人敬佩。但他不明了是否能够休兵,并不是哥舒翰能够决定,甚至也不是唐玄宗能够决定。因为哥舒翰在陇右、河西面对的吐蕃,正是一个赤德祖赞当政的极盛时期的吐蕃,它有着对外扩张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动力。因此,能否“休王师”、能否守得住“崆峒小麦”,都取决于唐蕃双方的实力对比,而非某个人的意志。

天宝十三载(754年),哥舒翰因为中风而回长安养病,杜甫希望像高适一样,入幕哥舒翰建功立业,因此又做了《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一诗。虽然因为有所求而有些溢美之词,但全诗总体上客观的描述了哥舒翰的功绩,并非全然是对哥舒翰的吹捧。因为当时的哥舒翰连续收复被吐蕃侵夺的土地,保障边境安全,基本上配得上“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的赞美。

接下来的十二句,这是诗人与高适的对话,记录了他的官职以及诗人对友人前途的劝勉和期待。“更须慎其仪”是劝诫,“自可持旌麾”和“此行既特达”是期待。

最后十句表达送别之意,表达了对高适远行的不舍,刚欢聚就分离,结欢之日短浅,别后再难重逢,于是有参商之悲。诗人是希望友人早日归来,并经常写信以慰相思。

仇兆鳌认为,“天宝之乱,由当时黩武所致,公已先见其兆也。高为书记,军事皆得参谋,故以休兵息民告之,此送高本旨。'惊风’二句,己不得往;'黄尘’二句,高不能来,故嘱其寄诗以相慰。”处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战争年代,对于和平安定的企盼,凝结成了诗人的这首诗,既是杜诗对崆峒精神的又一次高度概括,也是诗人对当时战争状态下世态人情的描摹。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