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周郎赤壁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赤壁之战是小说《三国演义》的重头戏,罗贯中更是拿出了整整八回的巨大篇幅来描写这次战役。从曹操乘收取荆州之余威直逼江南开始,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盗书中计、黄盖巧使苦肉计、庞统智献连环计直至诸葛亮借东风,最终成全周瑜火烧赤壁,三方众多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堪称小说最精华部分。

然而,这场称得上是人所共知的赤壁之战,其实也是一场被误解最深的战役。我们仔细阅读相关史书,你会发现误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是曹操写给孙权的一封虚张声势的信。曹操在信上说:“近者奉辞,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江表传》)态度自是极为傲慢,可曹军的兵力也大大注了水。虽说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但实事求是地讲双方兵力相差并不像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悬殊。“一方是曹操亲率的二十多万南征大军”(卜宪群:《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而孙刘联军方面,“周瑜统率的江东兵是三万人,刘备加刘琦的兵也有两万多人”(何兹全:《三国史》)。

第二是作者罗贯中大师级的虚构。笃信《三国演义》的读者,甚至会把赤壁之功大部分归于诸葛亮,其实孔明先生只是推动了孙刘联盟的达成,而赤壁之战的军功应该归到周瑜的名下才更符合史实。曹操在战后又写了一封信给孙权,信上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曹操自有开脱的嫌疑,但却实实在在提到了周瑜因战而成名。

实际上对曹操来讲,赤壁之战也可以说是一场准备欠充分的战役。这之前曹操挥师南下,初衷不过是为了消灭刘表而收荆州。随着刘表去世、刘琮束手,曹操基本上未废吹灰之力就轻易地达成了目的,多少也有些飘飘然,以至于忽略了周瑜的强势存在。对于即将交战的那片战场,没有人比周瑜了解得更多。而周瑜又是水战的专家,曹操的帐下确实没有在水战方面能与周瑜匹敌的将领,于是事情变得简单了——对周瑜来说,只要确保战役在江面上展开并在水面上决出胜负,曹操麾下那只训练有素的北方虎狼之师就将失去用武之地,不管人数是二十万还是八十万(而曹操新得的刘表的水军更不在话下,因为他们曾是周瑜手下的败将)。

罗贯中笔下的赤壁之战精彩绝伦,可经我们上述分析过的真实的赤壁之战就颇为简单了。由于当时曹军军营里还突发疫病,更让他们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于是周瑜“谈笑间,强撸灰飞烟飞”。三国周郎在赤壁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动人心魄却又实至名归的大戏,千年后我们“遥想公瑾当年”,仍然要为玉树临风的周郎感到庆幸,庆幸周瑜亲手拉开了三国这场大戏的序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