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帝对俄罗斯的贸易制裁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恰克图成为了中俄贸易的市场。“恰克图”来自蒙语词,意思是“有茶的地方”。因缘际会的中俄贸易让恰克图逐渐从贫瘠走向兴隆,恰克图虽然比当时的广州海关晚设立了半个世纪,但它的表现丝毫也不逊于广州。当然,恰克图的中俄贸易,对俄罗斯经济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经由恰克图口岸的中俄贸易,最高占到了当时俄国与亚洲贸易总额的67%,从而成为俄国财政的重要支柱。

繁荣的贸易并不能掩盖中俄两国间原因各异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又导致清政府多次宣布“闭关”,进行贸易制裁。仅清朝官方文献记载的闭关就有三次,最后的一次闭关也是最长的一次,足足闭关八年(1785——1792)。

第三次闭关的起因是一起越界抢劫案,当时一位清朝商人被俄罗斯所属的布里雅特人(一个蒙古部落)抢劫。案发后,清政府库伦办事大臣等官员致函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总督,要求协助缉拿人犯。而俄方在捕获人犯之后,仅将相当于被窃之物十倍价值的罚款交给中方,对于人犯并没有依照中俄条约的规定进行处置。中方认为俄方违反条约,“办理殊属率谬”,致信俄方予以交涉,但俄方认为已经结案,“亦仅希冀了事”,乾隆帝为防微杜渐随即下令关闭恰克图。

在恰克图闭关期间,广州的关税收入却大为提升。乾隆皇帝敏感地发现这其中或许暗藏玄机,他在1791年年初的一份奏折的批示中指出:“税银不应盈余多至五十三万九千余两。朕闻外洋夷地,与俄罗斯相连。近年俄罗斯因未通贸易,北边一带稽查严紧,私将海龙(即海獭)、黑狐等项皮张货物,由洋船贩至广东售卖,恐该关税课充盈,或由于此。”

乾隆皇帝显然嗅出了恰克图与广州之间的贸易消长关系,以为毛皮生意的背后都是俄罗斯人。因为,俄罗斯人是毛皮的最大供应商,必须防止他们通过欧美商人为掩护向中国出口毛皮。乾隆皇帝随即下令:“著传谕福康安等,于粤海关洋船进口时,严密稽查,有无前项情弊,如贩有海龙等物,务须严行查禁,毋任稍有偷越。”至此,对俄的贸易禁令,扩大到了广州。

大清长达八年对俄罗斯的贸易制裁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外禁皮毛入,内禁茶叶出。乾隆的闭关让俄国人不得不去购买其他国家贩运来的茶叶(从恰克图进口1普特中国茶仅需11卢布,而从西欧运来的茶却要52卢布以上)。以此同时,俄罗斯的支柱产业毛皮贸易也遭受重创。1788年,俄罗斯罢免了袒护肇事者的总督,1791年俄罗斯低头认错,要求开市,至此乾隆皇帝的“贸易战”获得了胜利。1792年,乾隆皇帝也卖了个人情,恰克图市场又获重新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