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的官印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官印是政权各机构及官员的权力凭证,广泛应用于各种政令公文,是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各机关的行政运作与权力行使。而印章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官印。几千年来,官印虽然在外形、印文字体等方面变化颇多,但表示“信用”的这一功能从未发生大的变化。

西汉龙纽“文帝行玺”

值得说明的是,古代的官印印面大多是方形的,又称“方寸印”。也有一些下级官吏的印章,印面呈长方形,是正方官印的一半,名为“半通印”(而我们现在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印章则多为圆形,印章上的字基本上沿着圆周排列)。各种官印根据官职、等级的不同,还会把印章的纽(钤印时手拿的那个地方)做成不同的小动物状。比如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为龙纽,民族首领用印则为羊纽、驼纽等。具体到清代,“凡印之别有五,一曰宝、二曰印、三曰关防、四曰图记、五曰条记 ”,不同的规格则代表着不同的等级。

清代官印制度从初创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乾隆十三年(1748)可视作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一年,满文三十二体篆字创立。此前,清代官印的印文一般是汉文篆体与满文楷体。乾隆十三年以后的官印则以篆体替换了楷体。

清代入印的十种满文篆体

满文32种篆体中的玉箸篆等十种篆体用于官印。据《清朝文献通考·玺宝符印》所载:“御宝用玉箸篆,诸王则芝英篆。文臣则有尚方大篆(九叠篆)、小篆、锺鼎篆、垂露篆。武臣则有柳叶篆、殳篆、悬针篆。皆以位之崇、卑为等。”十种不同的篆体对应不同的品级印文,其中玉箸篆只有帝王及后妃、皇太子的宝印方可使用;亲王、亲王世子宝、郡王印则使用芝英篆,其余篆体分别对应其他各级官员。满文篆字的出现和入印,为清代官印的等级区分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其本身也成了清代官印的典型特征。

清“和硕怡亲王宝”,这里的篆书即芝英篆

清代官印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例如清廷的内务府由于机构庞大,分支机构有五十多个,所颁之印,除总管内务府堂印,还有七司、三院、织染局、三织造、关防处等印信。另外,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所设的驻防将军、都统及其以下驻防官也都有不同种类的官印。特别是八旗组织及相关机构颁印较多,乾隆后期曾拥有一千三百余颗相应官印。官印多,使用保存管理都需要慎之又慎,像嘉庆二十五年(1820)就发生了堂堂的兵部大印丢失的案件,你不难想象当时的监管之混乱和吏治之废弛。

乾隆皇帝虽然对入印的满文字体规定了篆体形式,但是对入印的蒙古文、回回、唐古特等文字并不要求加篆。以档案中“敬事房”印为例,乾隆三十四年(1769)的敬事房印中的满文并没有改为篆字字体。由此可以看出乾隆改制官印后,并非所有的官印都改为满文篆字,仍然存在许多满文楷体的印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