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来了《戏台》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前台一片混乱,侯班主淹没在漆黑的“后台”里,再也没有回旋余地的他,站在一束追光灯下感慨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地道!”这是话剧《戏台》最后一幕,把全剧推向极至,道出“人间正道是沧桑”!

《戏台》是一部由毓钺编剧、陈佩斯导演,杨立新、陈佩斯等二十多名演员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一部年代喜剧。故事以京剧名角儿金啸天、包子铺伙计大嗓子(杨立新饰)、追星粉六姨太、黑帮刘八爷、官员徐处长、军阀洪大帅等人在德祥大戏院后台里阴错阳差地纠葛在一起,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像连环雷一般,一个接着一个“炸开”,让武庆班的侯班主(陈佩斯饰)和德祥大戏院的吴经理无所适从。为了生计,为了活着,即使“拆东补西”也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表达了大背景下小人物命运多舛的境遇。《戏台》用“借喻”的手法讲述故事,可谓是“台上见台,戏中有戏”,看了不难理解。

2015年《戏台》在北京首演大获成功,由此拉开了全国巡演序幕,5年里上演了200多场,所到之处大都是一票难求,几乎是场场爆满。不可否认,去看《戏台》的观众大都是冲着陈佩斯去的,观众喜欢看“陈氏幽默”的表演,也认可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众所周知,陈佩斯的人生像“过山车”一样历尽沧桑走到今天,戏里戏外都无数次不想再吃“开口”这碗饭了,但其骨子里的傲气和心底里对艺术的热爱,支撑着他至今依然站在舞台上,不断地为喜爱他的观众们献上一台又一台叫好的新作,这是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才能做到的,话剧《戏台》就是他多年磨砺、慧眼识金的代表作之一。不走寻常路的他,在大家都搞电影、电视剧的今天,他却搞起话剧,不服输、不低头的他倾其所有硬是把低迷的话剧市场,带出了风声水起的势头,让话剧市场重现曙光。《戏台》,一部良心之作,一场“文化大餐”,久演不衰且叫绝叫好的大戏,值得一看!

《戏台》讲述的故事因为发生在戏院后台,所以在舞台设计上把戏院后台设为观众看的舞台,把戏里的舞台虚化为“后台”,这样的设计有别于了观众以往熟悉的舞台的“味道”,难免有点“窥视”的意思,创意新颖,并调足了观众的“胃口”。更加让人意外的是,在观众以为全剧行将结束之时,舞台却发生了180度大逆转,上场口帘幕升起,“后台”转为“前台”,把原本真正的舞台又还原给了观众,戏台上唱起了真正的《霸王别姬》……这一幕让人看了不仅耳目一新,而且收获了意外惊喜。这一幕是全剧最大的伏笔,形象地道出了“生活本刻是这样”的寓意,完美体现了妙笔生花的创新之力以及妙笔生辉的创作之意,着实叫人拍案叫绝。

自出道以来,陈佩斯无论是在大屏幕还是小影幕上,出演的角色都是“陈小二”式的人物,“标签式”的形象早已固化在普通观众心里。在《戏台》里,陈佩斯又一次反其道而行,摒弃了他擅长饰演的滑稽小人物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文化商人的角色。剧中的他硬是拿出了不为人知的功力,用“严肃”的表演章法来演绎商人的文化内涵,又以喜剧的张力去处理商人在面临窘境时能缩能伸的状态,实现了两者“圆润”的衔接,很好地演绎了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出彩,用一张观众熟悉的脸孔,诠释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另一个“陈佩斯”,现场不时为他的精湛表演爆发出阵阵的掌声。这样一个颠覆性的陈佩斯,看了怎能不叫人拍手叫好!

《戏台》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喜剧,陈佩斯在饰演“正角”时,也不忘观众对其“陈氏幽默”的期许,在大戏即将开始时,熟悉的陈氏声音先“清爽”了观众的耳朵,“亲爱的朋友们,刚才看见大家手里都拿着一个新玩儿意,听说它叫手机,这东西咱还没见过。要不手机你借我瞧瞧,你看看我给你送来的另一个新玩儿意。闲话少说,请你看戏!”此番先幽默了一下观众的心情,恰到好处的地吊起了观众看戏的欲望。其实《戏台》里陈氏幽默贯穿全剧,比如洪大帅坐在地上像小孩子一样蹬腿踹脚的发泄,呆萌的“耍赖”让人忍俊不禁;又如在“描摹”大噪子和六姨太亲昵的地方,先予观众写实画面,后以“梦境”意象来撩动笑点,引人大笑不止;还有人物对白中“弦外声”使人心领神会,“包袱”抖得堪称上乘……这些陈氏幽默,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

我以一颗虔诚的心等来了《戏台》,我的喜怒哀乐在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时间里撒了欢儿般尽情地释放着。其实,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所珍惜的“东西”,执着的一直在坚持着。他们相信天道酬勤,他们懂得苦尽甘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