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吃饺子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春节饮食丰富多彩,吃饺子可谓源远流长。“究其历史总有一千多年了。古时称为'牢丸’,水饺叫'汤中牢丸’,蒸饺叫'笼上牢丸’。大约在宋代以前,都用这个名称。宋以后,叫法就比较杂乱,又叫'粉角’'扁食’'水角’'煮饽饽’。统称为'饺子’大概已是清末民初的事了,用水煮的叫'水饺’,上蒸笼的叫'蒸饺’,用油煎的叫'锅贴’。它既是主食,又可做下酒菜,真是方便不过的食品。”(周简段《民俗话旧》)

饺子讨喜,形似元宝,除夕夜吃饺子,好比一年开头肚里就装满了“金元”,预示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而在除夕夜,吃饺子的时间一般是在子时,也就是23点到凌晨1点这一时段。古代天干地支的计时体系中,子时是一天的开端,于是年三十这晚的子时,就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更是新旧岁的更替,被称为“交子”。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吃饺子,饺子和“交子”正好谐音,契合“岁在交子”,有着辞旧岁,迎新年的吉祥寓意。

年三十包的饺子不仅好吃,更有祈福之意,所以大年夜有些人家包饺子中,常常把铜钱、花生、粟子、桂圆、糖块等象征吉利的物件、吃食埋入馅里。吃到如意或糖的人,来年的日子会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吃到硬币肯定就是发大财了。像陈鸿年先生在《北平风物》中就曾提到:“年三十晚上包饺子,照例要在全部饺子里,其中的一个包进一个'小钱儿’。也不管多少人,包多少饺子,只有一个饺子,内中有个钱儿,谁要吃着这个饺子,象征着今年一年吉星高照,无往不利,也是全家最有造化的一位!”

每到了除夕,全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做、擀皮、包饺子,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也热热闹闹。当然,除夕夜包的饺子还有讲究,最好包的饺子的形状都圆嘟嘟的像个大元宝,所谓的“元宝饺子”。除夕夜的饺子也不能乱放,放饺子的盖帘子尽量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有的地方管这儿叫“圈福”。还有的地方甚至讲究,盖帘儿无论大小,每只只能摆放99个饺子,且要布满盖帘,谓之“久久福不尽”。因此,包之前饺子的大小和摆放的行距、间距都得有所筹划,不能兴之所至而随意而为。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的习俗,清宫也不例外,只不过清代的帝王有点惨,因为太祖努尔哈赤规定除夕吃的饺子必须是素馅的。当然,清帝吃饺子还是颇有仪式感的。“据《御茶膳房》档案记载,清嘉庆四年(1799),嘉庆帝吃饺子时用的是木胎黑地描金漆的大吉宝案,宝案正中书有'一人有庆’'万国威宁’'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语,宝案上摆放4个珐琅作料盘,各装酱小菜、南小菜、姜汁和醋,分别压在4句吉祥语上。桌子上分左、右摆放象牙三镶金筷、金叉、金勺、擦手布、渣斗(唾盂)。皇帝落座后,首领太监手捧红雕漆飞龙宴盒跪进,内有两只绘有“三羊开泰”纹饰的珐琅大碗,一碗中放素子6个,另一碗内盛放'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一件,首领太监将碗取出,放在大吉宝案的'吉’字上,请'万岁爷进煮饺子’,嘉庆帝才能独自一人进素饺子。”(李舒主编《皇上吃什么》)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过年吃饺子更多成了习惯。这其中讲究也好,规矩也罢,知不知道都已经无关宏旨了。除夕饺子好吃,读者诸君爱吃,这才是根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