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兴和议: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正式禅位给皇太子赵眘,自己选择退位安度晚年。“宋高宗在一次次乞和又一次次失败的现实面前,身心俱疲,便萌生了推避责任的念头。”(卜宪群《中国通史》)其实,在金兵的不断南下的兵荒马中,他这个皇帝实在不好当,眼下,他实在倦了,也累了。

宋孝宗赵眘是在一场瓢泼大雨中即位登基的。在隆重的内禅大礼仪式刚刚结束时,就下起了大雨。已经退位为太上皇的赵构起身回宫,但新晋皇帝宋孝宗却坚持冒着大雨,亲自护送太上皇。瓢泼大雨中,新皇帝浑身湿透,赵构为此非常感动,不停地对身边的宫人说:“付托得人,再无憾矣。”宋高宗赵构确实没有看错人,他的这位养子,确实是南宋最有孝心也最有进取心的皇帝。

宋孝宗即位时已经36岁了。“他主观上不甘屈辱、愿意抗金,即位之初就宣布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驱逐朝中的秦桧党人。朝野上下也纷纷要求乘金朝内部不稳的良机,大举进军,恢复中原。”(同上)

愿望是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宋孝宗着手北伐的当年(1162年),名将岳飞早已遇害20年,韩世忠也已去世11年。在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兵拐子马的名将刘錡,也在宋孝宗即位前几个月也去世了。而在四川,名将吴玠已经去世23年,吴玠的弟弟、名将吴璘也已61岁垂垂老矣,整个大宋帝国,开国名将陆续凋零,仍然雄心万丈的老将张浚更是66岁的高龄了。而金国当时的当政者是被称为“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在金主完颜亮被杀且金国大乱的背景下,金世宗逆势崛起,先是平定北方契丹的叛乱,又迅速南下安抚各位兵将,南宋的隆兴北伐大军遇到了强硬的对手。

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宋孝宗以张浚为主帅开始挥兵北伐,史称“隆兴北伐”。只可惜,这次被寄予厚望的北伐先胜后败,显得虎头蛇尾。宋军先是出兵陆续收复灵壁、虹县和宿州等地,但仅仅一个月后便被金兵所败。掌权后迅速站稳了脚跟的金世宗很快在击退南宋的隆兴北伐后,又挥兵南下,攻陷了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许多州县,让孝宗的北伐颜面尽失。宋军的失败一时动摇了宋孝宗恢复故土的信心和决心。退居德寿宫的宋高宗又一再向宋孝宗施加压力,宋孝宗进退两难,不得不低头与金人议和,并达成了“隆兴和议”。

相比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的绍兴和议,此次隆兴和议将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关系,从君臣关系改为叔侄关系,并将之前献给金国的战争赔款从“岁贡”改为“岁币”,名义上好听了一点点。另外,隆兴和议规定将之前每年南宋进贡给金国的赔款,银、绢从各二十五万减为各二十万两、二十万匹,多少算是挽回了一些面子。

实事求是地讲,宋孝宗锐意北伐的初衷是好的,但“隆兴北伐”的失败对孝宗的打击也是沉重的,他终于发现恢复大业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隆兴和议”不是他期望的结果,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