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岚传递】城市环境保护的社会经济动因分析

 昵称76478474 2021-08-05

【经岚传递】16L35

城市环境保护的社会经济动因分析——以重庆为例

——[读论文]之“环境经济政策”系列

编译/ZQ

本期【经岚传递】所介绍的是来自于Yadong Yu等人发表在Ecological Economics(118 (2015) 123–131)上的“Exploring socioeconomic drivers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n the city level: The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in China”一文。

(1)摘要

在城市,环境问题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对于国家和全球环境管理而言至关重要。作为超大规模的城市,重庆对于我们探索和理解城市在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揭示了2000-2010年期间重庆在能源消耗,空气、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排放等方面所出现的环境问题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

结果表明,受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重庆的环境压力在增加,但与此同时,在二氧化硫,烟尘,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方面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则有所减轻。从生产方的视角看,环境压力变化的主要直接成因是制造业生产,电力和水资源消耗以及建筑部门等。而从消费方来看,最主要而显著的成因则是固定的资本形式和净出口两个来源。总体上而言,人均消费和环境排放强度的变化是环境压力或增或减的最主要动因。在生产结构和常住人口的影响较小时,最终需求结构和需求的构成也将对减缓环境压力产生贡献。由此,我们建议决策者应该通过平衡各种不同的动因来最终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

(2)方法和数据

环境压力程度


环境压力可以通过计算不同物质流的数量两加以测定。本文用来分析重庆环境压力程度的物质流是基于环境扩展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方法,同时涵盖了生产方和消费方。前者代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后者则是体现了供应链上的全生命周期影响。


根据中国的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清单里包括农村家庭消费,城市家庭消费,政府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化,进出口(重庆的数据用净出口代替)。


结构拆解分析(SDA)



数据准备

根据数据可得性,政策相关性和分析需要,我们选取相应的环境压力变量。其中有四类:能源消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

(3)结果

2000-2010年期间环境压力的发展趋势


从生产和消费出发看环境压力的变化



环境压力的社会经济动因

2000-2010年期间的社会经济动因


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动因的影响


(4)结论

快速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有效的分析工具来令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政府以往的努力仅在减缓环境污染强度上较为成功,研究表明,为了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仅降低环境污染排放的强度是不够的,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社会经济成因上,比如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以及需求构成等方面。

备注:经岚坊将定期追踪、介绍和传递国际学术界最新而有趣的环境经济学论文文献,希望推动环境经济学的学习和创新,如有兴趣加入到【经岚传递】的行列,请给本微信号留言,或者致信fdlizhiqing@163.com,我们将尽快给予回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