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说∣春节回乡印记~路

 昵称76478474 2021-08-05

青说∣春节回乡印记~路

出发了,上高架前,肖天玲远远地看到有警察挥手拦停过往的车子在临检,最近1年,上海在搞交通大整顿,又是临近大过年的,这检查就更加频繁了,肖天玲有种不好的预感,这趟回乡的路恐怕不太平。

幸好,车子开过的时候,警察只是瞄了一眼,他的手并没有挥起来。肖天玲下意识地踩了一脚油门,便像箭一样嗖地一下从匝道蹿上了高架。

上了高架后,路上便开始出奇地通畅,刚进中环的那一刻,还有一些车子与肖天玲并驾齐驱,相互前赴后继。但渐渐地,并行的车子越来越少,到沪闵高架后,车子就似乎更少了,平常里必堵的交叉匝道现在都是80码的速度快速通过。

“这是怎么了?”肖天玲边开着车,嘴里边咕囔着,车都去哪了?难道都已经提前回了?,坐在后座的许建似乎听到了,像是自言自语地解释道经济不景气了,公司放假放得早了吧,外地人也就可以提前回老家了。本地人呢,又喜欢去到处旅游。不知不觉中,车子便已经穿过浓浓的雾霾,来到了沪浙的边界。

在上海工作的这两口子今年准备回浙江老家过年,两口子都在高校工作,做老师的,放假自然早,学生考完试,剩下的就是把卷子改完后,也就是算是非正式地开始了长长的假期,很多朋友都很羡慕他们拥有这么长的假期,两口子也是乐在其中,所以在假期里过得都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了。

这一天其实并不是官方的节假日,他们是比一般人提前了一天出行,刚好赶上了一个出行高峰前的空档,大部分回乡的车都要在24个小时后才出发,这样一来,路上的车子自然就要比往日少多了。

不过这两口子心里并不这么认为,平时回乡的路上总是热热闹闹的,甚至是拥堵得很,这一下子空了,前后没有车辆,就总觉得是哪里不对头,就好比是做好了在路上挨堵的准备,但却没被堵着,他们的心里反而不痛快了,犯起堵来。

肖天玲刚学车不久,也就开了1年左右,这一年里,为了开车上路,经历了不少折腾。

由于家住单位附近,两口子其实并不这么需要车子,有时间坐坐公交,没时间骑自行车,尤其是近些时间来,开始流行那个网络单车,一会儿是摩拜,一会儿又是小黄车,前几天又出来一个小鸣单车,不仅方便,还不要钱,俩人骑得不亦乐乎,这样一来,好不容易考出来的驾照反而被冷落了,一个月难得开上几回。话说开车就是个熟练活,本来考交规的时候就是勉勉强强地过关,再加上没机会练习,所以开车磕磕碰碰就更加难免了。自从开车上路之后,肖天玲就隔三差五地碰擦,这倒还好,反正还有保险公司罩着,而最要命的是那个交警,似乎有点神出鬼没。这不,前几天,肖天玲到人民广场办事,随手停在马路边上,进去就几分钟的事,出来看到那还留着余温的罚单已经贴在了车窗上。到现在,肖天玲还没有和许建说起这档子事,怕被唠叨。她打算年后再去交警队把罚款交了。有了先前路上的这些烦心事,肖天玲真有点怕开车了。

许建坐在后座,心里也不轻松。他的不轻松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职业性的负担。许建在大学里是专门研究交通经济学的,整天研究什么道路基础设施的成本与收益,出行油耗,出租车空置率,城市交通模式等等。所以每回一旦坐在车上,许建的大脑就开始变得无比的神经质。“现在是不是最佳的出行时间?自己开车划算还是坐高铁划算?为什么最近出租车打车难呢?等等,尤其是早上许建听到了一条新闻,说是滴滴决定在两周内取消出租车加价功能,这个新闻一下子又开始刺激到许建的神经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缓解出租车打车难有什么用处吗?

带着这些问题,许建坐上了回乡的车,一路上看到车辆稀少,许建的大脑自然不会放过这么绝佳的分析机会,他就像条件反射似地回答了肖天玲喃喃自语的问题。尽管如此,许建对于滴滴取消加价的事仍然无法释怀,这根本是无理取闹啊,从理论上来看,加价才是最有效率的办法啊,许建决定要构建一个经济学模型来好好论证一下,反驳滴滴的决定。当然,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绝佳的发表声音的好机会。

此时,车子已经进入了浙江境内,高速上的车辆渐渐地多了起来,肖天玲先前的疑惑似乎不解自答了,“这才像过年的样子”,“还是咱们浙江好,有了这些挂着浙AB,,,牌子的车辆作伴,她的心情开始好起来,不再郁闷,车外的空气很好,阳光洒满大地,肖天玲摇下车船,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口中问道老许,要不要到服务区休息一下,上个厕所?“其实,是肖天玲自己内急了,早上喝了杯牛奶,刚才马路空荡荡的,有点紧张,没有感觉,现在人放松下来,开始有反应了。许建这时也已经从经济学的沉思中醒来,意识到该让妻子休息一下了,就回答道:好咧,正好想去小便呢!

12点左右,车子开进了平湖服务区,肖天玲本以为能很快停车,然后下车去厕所。但进到服务区后,才发现,服务区里的车子比想象地多得多,不仅是多,而且还乱哄哄的,到处都是车,人流也随处可见,跟着地上的标志,根本找不到队伍,只好凭感觉开,紧随着一辆大众车,肖天玲斜着把车停好,才发现停在了马路上,幸好后面还留了大概一辆车的空间,应该挡不住了吧,她摇好车窗,拔下钥匙,就和许建下车了。许建在后座也看到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他心想着,浙江省内出行的需求还挺旺盛的,看来经济形势还挺好的。每次回乡,许建都想看看家乡的各种经济情况,然后与手头的研究以及国家官方的新闻报道相互比照一下,一比就知道究竟有多少水分了,这个比较看起来事小,但许建却觉得特别有用,毕竟,他觉得,研究就是要对国家,对社会的发展有用才是正道。对此,许建多年来是深信不疑的。

但此时,肖天玲又开始患得患失了,看来今天出发还是被堵到了,那还不如再推后一天走。从服务区出来后,高速上就真的开始堵了起来。一开始只是一小段,后来就是大段大段地拥堵,百度地图上是深红色的线段,说明非常拥堵了。车子像乌龟似的,走一段停一会。

这下不用全神贯注地开车了,她又考起了家里的那位交通经济学家,现在怎么又堵了呢?你刚才不是说今天出行的人少吗?许建微微一笑,知道夫人在刁难自己,但这个小问题怎么能难倒大经济学家呢?很简单嘛,这说明省际交通需求下降,而省内交通需求则在上升,背后的原因可能与近期户籍政策放松后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吧,许建心里暗乐,这几个专业的词汇应该可以把这个外文系的教授给打发了吧。果然,肖天玲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她很不服气堵就是堵了吧,用得着扯什么户籍政策,什么人口结构,这些都是你们搞经济学研究的人瞎编出来的吧呵呵,说了你也不懂许建其实是想慢慢地解释给肖天玲听的,但不知怎么地,他突然觉得肖天玲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有时候经济学研究的确是在自欺欺人,总以为能通过经济学模型自圆其说就行了,但经济实践的结果却总是非常残酷地推翻研究结果。就好比滴滴公司吧,明明知道加价才是缓解打车难最有效的方式,但就是不能这样做,还得想法取消这个功能。想到这里,许建有点懊恼起来,辛辛苦苦做的研究在人家那里竟然一文不值,这又何苦呢。

再怎么难熬,拥堵的路段毕竟也就这么一段,过了天台境,前面就开始一马平川了。肖天玲的心思也没有继续纠缠在拥堵原因上面,她开始想后面的路应该怎么开,这是她第一次开车回家,她对路况不是很熟悉,基本完全按照百度的指引,问题是,百度给出的路线有好几条,最后还是得靠自己选择,决定走哪条。都差不多吧肖天玲摁下一个按键,确定了路线,前头,就是家乡了,走完了这段路,剩下的是,就是回乡过年了!想到这里,肖天玲的眉头逐渐地舒展了开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