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19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4):法律、经济与环境的视角

 昵称76478474 2021-08-05

【教学日志】环境经济学研究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解读十九大精神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程学生解读19大报告

(第四期)

张子璇(复旦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环境经济学研究”课程学生)

2017年10月18日,同志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这是一份关键时期纲领性文献,通篇贯穿着法治精神,表达了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望。据笔者统计,在这份3万余字的报告中,“法治”一次出现了33次,“司法”出现了8次,“环境”出现了29次。一幅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追求司法公正的法治蓝图被清晰生动地勾勒出来,一幅美丽中国建设、锦绣山河连绵不绝的画卷逐渐铺开。

一、宏观层面:主要矛盾之变化——法治与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

十九大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莫过于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体现了在小康社会即将建成之际,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等要求日益增长。物质生活的改善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化,环境犯罪、环境侵权案件频发。“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为了及时审结环境犯罪、环境侵权案件,及时救助受害人,以专业化的视角应对环境问题引发的纠纷,各省市逐渐出现了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948个,其中审判庭296个,合议庭617个,巡回法庭33个。及时的判决使得受害方的损失得到及时的弥补,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承诺。

二、微观视角: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完善——司法实践经验积累推动制度完善

环境侵害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潜伏性的特点,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存在直接和具体的受害人,导致公民的环境权益无法获得司法救济,因此公益诉讼这一涉及公共利益或具备公共因素且并不关注原告与诉争案件之间有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模式成为了应对此类侵害的绝佳诉讼模式。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应当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第58条规定中首次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是遗憾的是其后的法规中没有将此具体化,比如环境诉讼的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等问题。法律修改的过程是缓慢的,诸多细节的敲定也需司法实践经验给予支持。可喜的是,近年来环境公益诉讼这一模式逐渐崭露头角,环保组织、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进入大众的视野,数据显示,2015、2016年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分别为62例和146例。2016年环境公益诉讼的数量较之于2015年有较大幅度上升,增长率为135.48%。基于审判经验的积累,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1月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此类案件的审判提供了统一的裁判标准,以更好地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环境司法进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然成为当代环境司法的使命。在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环境司法的功能不局限于纠纷解决本身,还在相当程度上引导者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理念的形成、发挥着促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的功能。

杨玫洁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环境经济学研究”课程学生)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以下我从环境经济学角度作出了一些解读。

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局面全面提升的现状下,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但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成为了社会发展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使发展呈现了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在这种现状下,新的主要矛盾与“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则是对过往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聚焦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理论的积极修正。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得到加快,资源环境压力也得到缓解。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间的矛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良好的环境治理体系也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当前迫切需要建立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让环境管控发挥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得对于环境问题的参与、监督、法律意识也得到加强,公民意识的觉醒将使得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作出科学决策。

黄福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留学生,“环境经济学研究”课程学生)

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之前的合作关系又带来新风。随着一带一路政策,中国的对外合作方式有改变了战略。不仅从经济方面有进一步的合作发展,两国之前的相互理解政策有了新的时代。中国的开发带来了全世界各国家的进步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来说,中国带来了许多帮助从技术和资金方面帮助了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标准提高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同时通过一带一路也是帮助了中国解决过剩的产品资源和过剩的资金。

中国的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用了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经济,作为亚洲重要国家之一中国的开放也是国际的经济开发,中国的开放大门意味着国际的经济发展有了新时代的变化。现在的中国GDP已经超过了美国的GDP,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曾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 ,近年下来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各国的带领国家。通过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中国开放大门政策推进了本国和伙伴国的经济进步带来了全世界人民的幸福。目前的中国已经稳定解决了本国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学到了长远考虑首先在本国思考考虑,回忆中国改革的时代中国人民的牺牲带来现在的伟大中国,有了伟大的中国才会有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各国的物质问题同时也能稳定的解决了。

吴俣(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环境经济学研究”课程学生)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人民温饱问题解决的情况下,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了首要需求,而环境问题作为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又一次被着重提出。纵观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所占篇幅极大。不仅在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详细描述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努力方向,在第三部分所提到的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也两次提及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了党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说明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还不够显著,需要进一步的强调重视。目前为止,社会大众基本已经认同了环境保护的概念,也意识到了对环境的需求,但是我们的政策还有不足,监管不力,污染成本过低等,都使得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污染源主体有着难以控制的向社会转嫁污染成本的冲动。如何将外部性内部化,从而运用市场的力量高效解决环境问题,是之后制度改革的关键。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将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所提。同时,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等目标的提出,也正是朝着充分利用市场力量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到二零三五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十九大报告中表态,我们将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相信到二十大报告时,中国一定会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进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