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看云起 神与古会——古强意笔人物画欣赏

 新用户0965JotQ 2021-08-05



著名画家古强先生在纽约

古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连云港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连云港市中国画学会会长,连云港市美术馆馆长,连云港市书画院院长。



坐看云起     神与古会

——著名画家古强意笔人物画欣赏

阿 迪

        意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审美的最伟大的升华!

        古强,注重表现、写意。艺术是表现审美主体在感受外物时所产生的情意。庄周的“解衣盘礴”和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神与物游”在他的画作中得到印证。古强作画时心有主笔,胸储造化,将主观审美趣味和意念之象移入笔墨之中,经由形象,并超越形象之外去表现人物的情感、气质和意志,在艺术处理手段上放弃纯客观的模拟再现,而直追作者主观意绪和对象内在生动意象的显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得之于象”又“弃之于象”,留下的便是具有形式意味的心象。凝练、概括、写意、传神。涵盖历史,吞吐宇宙,展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石涛说:“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古强的意笔人物画,非常注重线的功能,为了突出线的艺术效果,常常很少或根本就不着色。他主张骨法用笔,书法入画,他对传统人物画的“十八描”悉心研究,对其中的“高古游丝描、曹衣描、减笔描及行云流水描”等进行了传承与发展,他甚至将石涛、黄宾虹的山水用笔引进画人物衣纹,丰富了线的类型、线的表现力、线的形式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新与传奇。丰富的学养和个人修为使他的笔性自然流畅,笔势有韵律动感,笔趣恬淡空灵,笔意高古清逸。最终他以学院派的笔法缔造了自己特有的文人画线条,以体现中国画在创作中的意象的“泛我精神”。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黑色,祖辈们对黑色如同对红色是一样的钟情。至唐代,王维提出“水墨之上”,墨色才开始成为中国画的主要意象色彩。及至宋,苏轼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水墨应用也达到了一个高峰,而且千余年来不减。“墨分五色,谓之得意。”“以象之形,传意之美。”古强上下求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笔耕不辍,自省不断。他作为一个优秀的专业画家,不仅对古今中外的画学钻研学习,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常常是废寝忘食,经史子集都是他必备的枕边读物,特别是对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了冷峻的思考,并结合自己对人生的真切感受,通过诗性笔墨,形成了“清、虚、玄、远”的深邃意境。所以,他的画其清在神,其秀在骨,其适在韵,其灵在境。

        传承文化之美,弘扬中国意象。古强意笔人物画是以古装人物画为主的,意在唤醒人们心中的诗意,去感悟生活的智慧。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诗意人生已是生活的梦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古强笔下的高士雅客、才女诗人、松竹梅石、明月清风······,他们转变为一个个意象,成为画家感情的寄托。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景物与人,一虚一实,一动一静,互相映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种诗意的境界,让人品味,让人沉湎。与古人对话,用一种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生,在岁月中深情追溯,寻访意象之旅,寻访到自己的心灵。这就是古强意笔人物的诗心所在。

        所以,古强的画恰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2017年2月21 日夜,窗外滴雨,好雨知时。


竹亦雅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邻家有女初长成

曲里寄幽情

常驻松间多益寿

书中有圣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