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牙塔里的无冕之王

 叶树柳 2021-08-05
上大学那会儿,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愣是仗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在众多角逐者脱颖而出,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三明大学报》校报记者,从此开启了校园兼职的“无冕之王”生涯。

Ⅰ.

第一次采访和第N篇人物专访

第一次去采访是跟着人称“发仔”的前辈。兴奋激动得有些不知所措,记了厚厚一本,也不知道记了什么。待准备伏案疾书时才傻了眼。还好师傅经验丰富,他提出,主题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收集的素材能够提供什么?厘清思路,挑灯夜战,与其他几位记者携手并肩,共同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新闻稿《认真研读<邓选>  开创学习工作新局面》。

第一次采访,纯属菜鸟级记者。

第二次,就被逼着出师,开始自己独闯天下的采访生涯了。以唯一兼获“三好学生”与“优秀学生干部”的91中文的学姐作为题材,完成了《呃,你好棒》。于是,《好男儿当自强——记我校长跑名将邱光耀》《爱拼才会赢——记英语教师黄敏》《从军营走上讲坛——记我校先进教师马晓明》《发奋求索——访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张福明同学》......一个个性格迥异、生动形象的教师和同学在我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N篇人物专访的锻造,通讯稿成了我的“长板”。

Ⅱ.

独访与多人访

当时大学管理如中学,每天的课程安排满满的。采访就比专职记者多了一些不易。要算好自己的下课时间,采访对象的机动时间,就必须争分夺秒。没有BB机甚至于手机等的通讯工具,是否能顺利找到陌生的采访对象,完全就是靠发扬“狗仔精神”和碰运气了。不象现在有大数据作后援,当时全是人工。首先要从周边人入手,做好采访对象背景等基础资料的搜集,其次,是设置采访提纲。

实战的时候,屡屡利用课间的5分种、10分种蹲守在教室、办公室、甚至是厕所门口等地采访对象,似乎成了一道道风景线。积极配合的还好,可以见缝插针问上几个问题。有的不肯被采访,只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有一次,为采访外籍教师,甚至于花了几天苦练口语,完成《美籍教师大卫·贝尔夫妇来我校执教》。多次蹲守下来,素材就算收集好了。

这是个人专访,关键词是“跟踪访谈”。

那么采访对象众多,如有一次是采访一批新生对学校的初印象,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一个晚上,晚自习下课是8:00,宿舍熄灯是晚上10:30。短短2.5个小时,马不停蹄,穿梭于各个宿舍之间,一口气采访了20几个人。快速认识,同样的问题问不同的人,还要随机应变,说得口干舌躁,最终集结成《新伙伴心语》。多人访,关键词是“集体访谈”。

原本作校报记者之前,在中小学所有的班主任对我的学生评语里,必有相同的形容词——“内向”,没了“内向”一词,我的评语是不完整的。但是,我的身体里却流淌着“外向”的血,就想趁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把性格里的“内”掰成“外”。当校报记者之后,特别是经过这种“集体访谈”的洗礼,我的“内向”症被强行治愈了。

Ⅲ.

单边与多元

当年作为记者站一员的我们,深觉无尚光荣。学校领导在我们入学的开学式上自豪地说,在全省各大高校、高职院校里,我们是不出名的学校,却办出了一张出名的报纸。版式设计、摄影作品、文稿(新闻类、通讯类、言论类)在全省高校,无论是总分、单项都是力拔头筹,傲视群雄,不可憾动。这完全归功于全能型主编和他带领下的精兵强将。

采访经管系系主任廖老师,基于对我文字功底的充分信任,他向校报主编直接指名由我来采访他。早先写的《呃,你好棒》和这次的《“经管营长”的风采》都斩获当年通讯类二等奖。因为校报的主编、责任编辑都是老师担任,老师也参与写稿。所以一等奖基本上是老师写的稿件,或者是由N名记者共同完成再由主编修改的大型稿件。所以,获得二等奖已经是我能力之所至。

单边擅长人物专访,已经定格。

因为不是专业记者,加之学生记者时间有限,一般的模式是主编直接指定人选写指定的稿件。但是我不想作个普通的记者,除了指定稿件,我还开始时刻关注学校相关文件和动态,逐步着手撰写新闻类和综合报道的稿件,屡见报端。校报的版式设计、摄影作品和各类文稿也给我带来示范性的启发,为后来我担任的学校暑期《团讯》主编打下扎实基础。

主持《团讯》期间,面向市直和全市十二个县(市、区)13个分站点,是海量的稿件。同时,为了打响母校品牌,《三明日报》《福建日报》上也开始陆续发表了几篇稿件。由于成绩斐然,当年获得三元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不久以后,在自己积极投稿应征和学校推荐的双重加持下,作为学校唯一代表,我成了《三明青年报》的通讯员,也是三明市首届学通社通讯员。以主持人身份,专门主持了《三明青年报》第14期的“校园天地”版,撰写《敲叩青春之门——主持人语》在版面的中央,煞是夺目;而大型活动报道《夏日旋律 赤道风情——三明大学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综述》,更为此版头条。

除了人物专访,撰写新闻类、综合报道,划版编辑、当《团讯》主编和市级报纸通讯员,独挑大梁主持专版,不断拓宽我的专业边界。

Ⅳ.

记者与助编

记者和助理编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当时条件差,没有电脑,稿子都是手写的,拼的是硬功夫。到了当记者的第三年,我甚至于练就了“写一稿”,文稿一气呵成,中间略作修改,一稿完成。

记者虽然不易,基本上是“独战”,写好自己的稿件,就万事大吉了。

而助理编辑除了是普通记者以外,还是是编辑的助手,要做好该版面稿件的初审把关和修改。经过两年记者生涯的摸爬滚打,凭借第二年暑假担任学校《团讯》主编的实践经验,被主编荣提“助理编辑”。当时记者站里只有我和另一个中文系的战友,两个记者有此殊荣。当时主持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版,以《深入实践结硕果 且看樱红芭绿时——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完美收官。

助编,讲究的是“团战”。团体协作,稿件的数量质量要“双高”,在助编的手上,进行初次筛选和改稿,以备责任编辑进行第二次的修改。审稿不简单:相熟的打“友情牌”,婉拒;文艺范的文不对题,割爱;新闻类的稚嫩表述,痛改。如果做不好这些细节,可能会面临“团灭”,那就是重大事故了。

在当助编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也成长了许多。

Ⅴ.

记者使命与学生主业

因感恩主编大人的慧眼提携,自从当上校报记者以来,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坚持每一期都能至少上一篇文稿,甚至最多的一期发了4篇。那一份份报纸,都是沉甸甸的硕果。我一个人身兼5个职务:班级宣传委员及相关科目课代表、系宣传干事、学生会学习部干事、校报记者,大学三年,没有睡过一个午觉,没有一次是在晚上22:30熄灯睡觉的。每当小伙伴们在蜜恋、美食、游戏,尽情享受人生之时,我不是在出墙报、黑板报、宣传海报......,就是在访、访、访,写、写、写。特别是每学期期末,学校不会因期末考而停刊,这对记者来说是莫大的考验。每当别人在挑灯苦读的时候,我还在奋力写稿。

为了给时任校教务处副主任的父亲一个交待,拿奖学金也是我的任务,责无旁贷。

记者的使命,是拼尽全力,力争多写和写好每一篇稿。学生的主业,是努力学习,力求扎实基础学好每一科目。

勤奋加幸运,也是当时校记者站里唯一一个坚持每期发表文章并同时拿奖学金的人,就是鄙人,没错了。

当时多方兼顾、异常忙碌、硕果累累的生活状态,一直维持到了二十几年后的今天。

一个大学好友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写道,“希望你将来换一个舞台,再获掌声。”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将每一个日子过得精彩,也成了我毕生追求的信条。大学以来,发表了108篇习作。当年的学生记者证、通讯员证,换成了现在的三明市作家协会会员证,获奖9项,其中省级以上3项。

以青春执着奋斗的精神,凸显我的人生抛物线五彩斑斓、错落有致,虽然不完美,但已足够精彩!

张军的赞赏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