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养育安全依恋的孩子系列之二 ---------适度共情

 新用户35637576 2021-08-05

有一个被经常提到的心理学名词叫“共情”,指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情绪,理解他的遭遇,所谓的“感同身受”,并及时做出反应,以此建立人际联系,维系亲密关系。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这个方法都被频频使用,尤其是夫妻、亲子关系里,被认为拉近关系最有用的“法宝”。

图片

“共情”是怎样发生的呢?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神经镜像系统,这个系统和大脑的情绪中枢和痛苦中枢链接,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受伤了,父母看到了孩子的伤情,父母的情绪和痛苦也就被激发了,甚至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也很痛,也像受伤的孩子一样,难受得脸都扭曲起来,嘴里发出呻吟,当父母和孩子完成了这个情绪和痛苦的链接,“共情”的感觉也就完成了。如果父母能在感受痛苦之后以成人的角度稍稍缩减痛苦,再反馈给孩子,那在孩子的感觉里,即觉得自己的痛被理解了,也觉得爸爸妈妈是稳定的,能给自己支持的,就能随之稳定下来,不那么痛苦了。

可是在不同的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也许有的父母曾经受过很重的伤,看到孩子摔伤一个小口子也会勾起自己过去受伤时的痛苦来,大惊失色抱着孩子跑医院,这是共情过度的表现;还有的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里长期被父母忽视,所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他们可能也没有办法产生相应的感觉,表达“共情”,这是共情不足的表现。

共情过度能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却不能被安慰,甚至会加剧孩子的恐惧情绪,有可能养育出焦虑型依恋的孩子;共情不足会让孩子觉得既不被理解,也不被安慰,有可能养育出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所以,“适度的共情”对建立安全依恋是最有帮助的。

图片

怎样才是适度的共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讲过和自己孩子的这样一段互动:我三岁的儿子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嘴唇破了,一颗上面的牙齿也摔掉了,鲜血源源不断的从他嘴里流出来,地面到处是血点,他痛苦又恐惧的大声尖叫,我和他妈妈赶了过去,我心疼的对他说“你这下伤得真惨,罗伯特,这可太痛了”,罗伯特停止了尖叫抽泣着看着我,我说“伤口很痛,真希望不要再痛、不要再出血了,大概过一二分钟,也许它会好一点,不出这么多血了”,罗伯特的情绪更平静了一点,我接着说“地上有很大的一滩血,颜色真鲜、真红啊,妈妈你也来看看,罗伯特,或许我们可以去浴室洗脸池看看你的血被水冲洗后是什么颜色,还是这么红吗?”,罗伯特已经不哭了,这时疼痛和恐惧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他关注的是血的颜色并且一点也不害怕清洗伤口。

艾瑞克森示范了一个适度共情的过程,先是客观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对孩子的同情,让孩子感到,爸爸看到我、理解我了,随后以成人的智慧支持孩子,冷静的指出过一二分钟出血就会减少,事情会越来越好,让孩子情绪稳定,最后让孩子实事求是的看到血液并产生兴趣,孩子对整件事的情绪由极度害怕和痛苦变成兴致勃勃的探索。

艾瑞克森说:“整个过程我没有对他说一句假话,也没有以他不能理解的方式强行保证伤口会好的这样的话,我只是构建了和他相互理解的平台,充分考虑他当时的感受和兴趣,然后满足他的兴趣,并给他赞同以获得他的接纳。

图片

在充分考虑了孩子当时的感受和兴趣以后,有的时候共情甚至不那么必要,慢一点,采取等待和观望的方法是比较适宜的,比如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你的孩子在跑步时摔倒了,并没有摔伤,她也没有哭,你可以等待她自己爬起来继续玩,如果她看向你,你也可以只是说:“哦,宝宝摔倒了,会没事的。”让孩子试着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培养复原力。

保持稳定,理解孩子,看到他们真正的需要的是什么?并在事情发生的当下给出你认为他们需要的回应,“适度的共情”便自然发生了。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搭起了这座桥,安全依恋也会慢慢滋长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