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萧梁的书香

 文殊院士 2021-08-06

时至岁末,总结笔下历史人物,有一个家族的故事,令我几番感叹:那是南朝时期的一个时代,有一个皇室家族,立国不过55年就灭亡了。正史本纪中,记载了他们的皇帝,也不过四位。但那个王朝,又被称为历史上最有文化风采的时代,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甚至不逊于盛唐与北宋。当时的大学问家,可以开出长长的一列:《昭明文选》之萧统、《宋书》之沈约、《南齐书》之萧子显、《文心雕龙》之刘勰、《诗品》之钟嵘,以及名士如江淹、庾信、吴均、刘昭、刘峻、陶弘景。常言六朝烟雨,这一朝更让人久久难忘。

它就是南朝时期的梁朝,史称南梁或萧梁。需要提到的人物是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还有昭明太子萧统。正史《梁书》与《南史》中有他们的纪传,与廿五史中的历代帝王比较,相似之处是一致的神化;不同之处,却是萧氏皇族读书与撰述的传统。这样的风度,说是家积缥缃,史记他们的先祖萧何,出身不过是秦时的一位县吏;汉时萧何暴得大名,其才华也在“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餽,不绝粮道”。说是时代使然,那一定是南朝文化的底色了。

正史之中,记载南梁萧氏读书与著述的故事不是很多,但与历代帝王纪传比较,已经称得上冠绝古今了。略记如下:

梁开国皇帝萧衍,《梁书·武帝本纪》写道:“少而笃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戊夜。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及六十四卦、《系》《文言》《序卦》等义,《乐社义》《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言》《老子讲疏》,凡二百余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王侯朝臣皆奉表质疑,高祖皆为解释。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萧衍在京城开创讲学之风气,造《经书》数百卷,《通史》六百卷;撰《文集》一百二十卷,《金策》三十卷。萧衍布衣素食,不近酒色,勤奋如斯:“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皲裂。”

萧衍的长子萧统,即昭明太子,《梁书·昭明太子传》写道:“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又写道:“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萧统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后世流传之《昭明文选》即是。

萧衍第三子萧纲,即梁简文帝,昭明太子萧统的同母弟;萧统病亡,萧纲继任太子,后继帝位。《梁书·简文帝本纪》写道:“太宗(萧纲)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玄理。”此中“东阿”指曹植,曹植曾任东阿王。

《南史·梁本纪下》记载,萧纲曾在玄圃讲述萧衍的《五经讲疏》,听者倾朝野。萧纲雅好题诗,他在序文中写道:“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但他的诗文伤于轻靡,当时号称“宫体”。萧纲即位之初,将制年号“文明”,取《周易》“内文明而外柔顺”之义。但是恐怕外贼警觉,才改年号为“大宝”。萧纲被拘禁时,“尚引诸儒论道说义,披寻坟史,未尝暂释”。

萧纲著述:《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谢客文泾渭》三卷,《玉简》五十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灶经》二卷,《沐浴经》三卷,《马槊谱》一卷,《棋品》五卷,《弹棋谱》一卷,新增《白泽图》五卷,《如意方》十卷,《文集》一百卷。

萧纲的儿子萧大器,即哀太子,也是一位书痴。《梁书·哀太子传》写道:“大宝二年八月,贼景废太宗,将害太子,时贼党称景命召太子,太子方讲《老子》,将欲下床,而刑人掩至。太子颜色不变,徐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刑者欲以衣带绞之。太子曰:'此不能见杀。’乃指系帐竿下绳,命取绞之而绝,时年二十八。”

萧衍第七子萧绎,即梁元帝。《梁书·元帝本纪》写道:“世祖聪悟俊朗,天才英发。年五岁,高祖问:'汝读何书?’对曰:'能诵《曲礼》。’高祖曰:'汝试言之。’即诵上篇,左右莫不惊叹。”

萧绎初生时患眼病,盲一目。《南史·梁本纪下》写道:“性爱书籍,既患目,多不自执卷,置读书左右,番次上直,昼夜为常,略无休已,虽睡,卷犹不释。五人各伺一更,恒致达晓。常眠熟大鼾,左右有睡,读失次第,或偷卷度纸。帝必惊觉,更令追读,加以槚楚。虽戎略殷凑,机务繁多,军书羽檄,文章诏诰,点毫便就,殆不游手。常曰:'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论者以为得言。”

萧绎著述:《孝德传》《忠臣传》各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百卷,《连山》三十卷、《词林》三卷,《玉韬》《金楼子》《补阙子》各十卷,《老子讲疏》四卷,《怀旧传》二卷,《古今全德志》《荆南地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

以上正史之中,关于南梁萧氏读书与著述的记载,不足2000字。如今读来,依然书香缥缈,回味无穷。就帝王世家而言,堪称千古绝唱。但俗世流年,南梁的故事口耳相传,其热点往往不在这些“书事”之上:或在梁武帝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或在萧衍梦见一位眇目僧来投胎,后来他的第七个儿子萧绎果然“盲一目”的疑案;或在梁元帝萧绎“性好矫饰,多猜忌,于名无所假人。微有胜己者,必加毁害”;或在萧绎的王妃徐昭佩,留下“半面妆”以及“徐娘半老”的风流韵事。那么,萧氏与书相关的事情,还有哪些令我难忘呢?

在此我记下三段:一是《梁史》之中,史官对梁武帝萧衍的赞词:“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二是《南史》之中,梁简文帝萧纲被囚禁时的一段记载:“帝自幽絷之后,贼乃撤内外侍卫,使突骑围守,墙垣悉有枳棘。无复纸,乃书壁及板鄣为文。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赞,立身行道,终始若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又为文数百篇。崩后,王伟观之,恶其辞切,即使刮去。有随伟入者,诵其连珠三首,诗四篇,绝句五篇,文并凄怆云。”三是《南史》记载,梁元帝萧绎被魏军围困城中,身边众臣劝他投降,萧绎“乃聚图书十余万卷尽烧之”,成为人类焚书史上的一项纪录。那么,萧绎为什么这样做呢?他是担心毕生珍藏被他人糟蹋,还是认为书籍为不祥之物,一烧了之?不知道。我只看到,萧绎投降之后,还请求看管他的人,拿来酒与纸笔,一边饮酒一边写下四首绝句。最终“准捧诗,流泪不能禁,进土囊而殒之。”其中一首绝句写道:“松风侵晓哀,霜雾当夜来。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