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 诗词赏析

 昵称50319000 2021-08-06

古诗词赏析

文/习古文化


看到“箫心与剑名”,

敏感的读者已经猜到,

这是龚自珍的诗词。

对,我们今天还读龚自珍的作品。

丑奴儿令

龚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

才也纵横,泪也纵横,

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

自忏飘零,不信飘零,

请看床头金字经。

简析

“丑奴儿令”,也即“丑奴儿”,我们所熟知的“采桑子”。

根据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侯荣荣对龚自珍诗词集的解评,这首词是龚自珍对自己17岁以后15年来的人生总结。为什么是17岁?

还记得那首《减字木兰花》吗?他27岁时写的,因为偶然间看到17岁时留下的痕迹——一个包着海棠花瓣题着辛弃疾词的纸包,那一刻他双目朦胧,泫然泪下。翻到十年前的东西,往事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任谁都会禁不住感慨伤怀,但龚自珍的感怀似乎比所有人都更深、更重!

17岁那年,龚自珍随父亲进京游太学,拜孔庙,闲时游览悯忠寺,赏赏花,写写诗,功名对他来说,不过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因为他才气纵横,足够自信。可现实给了他重重的一击,从17岁到27岁,他屡屡应试,次次落第,从意气风发的少年考到满脸风霜的壮年,他失去了妻子,失去了青春。此后的五年(1818—1823),依旧在失意的名场中蹉跎而过。正是“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他彷徨,孤愤,不仅为自己的坎坷经历,还为那个日渐没落腐朽的国家。在一个寂寥的春夜,他写下“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这样雄奇悲壮而又哀怨的句子。

他不止一遍地去挖掘心底的“剑气”与“箫心”,去怀念那个“亦狂亦侠亦温文”的自我。可最后都化为一声悲叹——“负尽狂名十五年”(《漫感》)。一同辜负的还有他的“箫心与剑名”。“箫心”,或指怀才不遇,爱国忧民的幽怨之心;“剑名”或指仗剑报国,绝域从军的豪侠之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则应了那句“身世依然是落花”(《减字木兰花》),两个“飘零”,将自己15年间为求功名而南北奔波的经历高度概括出来。前一个飘零前用“自忏”,有种幡然悔悟的意味;后一个“飘零”用“不信”,谓不相信以后的人生还在飘零,因为他已决定在拜佛诵经中度过余生。古人对仕途心灰意冷后,一般都会佛学中寻求精神解脱,龚自珍也不例外。“请看床头金字经”,末句流露出一种苦涩与无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