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泊潭】河市童谣 :牵羊卖羊

 南郭老生 2021-08-06

作者介绍

任波,又名任大猛,湘潭大学毕业,供职于《长沙晚报》,少年生活于屈原管理区凤凰山,其父任海平先生曾在茶场中学代课。

图片
图片

河市童谣 :牵羊卖羊

文/任 波

图片

“牵羊卖羊,一卖卖到……”卡壳哒,记不起下面如何接起来。像贾平凹写《废都》文字中间里空了四个字后,接下来是“老板呃!买羊啵?”另一个声音起来:“买头羊”。答:“头羊冇得角”,“买二羊”。答:“二羊冇得脚”。“买三羊”。答:“三羊四羊随你捉。”

 于是,我听到一阵阵小孩的疯跑声和疯笑声,在弥漫着黑夜的夜气里,特别快乐的那种气息四处弥漫扩散。  我就是中间的一个少年,快快乐乐的少年。 之所以空了那四个字:“牵羊卖羊,一卖卖到XXXX”是因为我确切记得这卖去的地方是四个字,像“河泊大洋”、“荷包大塘”或“河泊大塘”之类的调调,但又确实不能肯定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点,离我们的远或近,然而这个地点一定确凿存在,就好像从当年我住着的鱼塘街出去,南头是解放路,西头是八角亭。 后来,翻阅一套长沙历史丛书,在《长沙风物大观》中记为:“牵羊卖羊,一卖卖到侯家塘”。卖的地点变成了三个字。可毕竟已经长大,能够判断,当年所唱肯定不是三字调,并且印象中的侯家塘,在过去,也非繁华集市所在,更谈不上有可能是贸易羊只的地方,甚至可以说,直到我们小时候,那里交通贸易还不太发达,到侯家塘,要不要从天心阁附近山岭,上山下坡,穿过小林子冲,才望见侯家塘;要不从黄兴路转劳动路前往,而黄兴南路的南段和劳动路据说是解放后才从破山通路的,而这首儿歌一定产生在这以前,产生于农耕的以自由贸易为主的时代。而那时,南方地区贸易交通的兴盛发达多半就取决于水运的是否便利。长沙有很多塘,像东塘、左家塘、三角塘什么的,惟独找不到四字句中吟唱的那个塘。  

再后来,偶然看到在上世纪80年代编写的《屈原农场志》那上面赫然就写着“(岳阳市汨罗县屈原农场的)河市,原名河夹塘,历来就是汨罗江下游一个农村集镇,上街下街到边街长近两华里。史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河夹塘就是一个商业中心,现在长沙、宁乡一带民间还流传'牵羊卖羊,一卖卖到河夹大塘’的儿歌,堪称佐证。”原来那个“塘”跑到了洞庭湖的边上。小小一个塘却有如《雅歌》所吟唱道的那个所罗门的女子终于等到了她爱情到来的音信。

图片

另,距河市数十里还有一个河泊潭,《郭嵩焘诗文集》即录有《河伯潭(《说文》,长沙汨罗渊,屈原所沉水,即此)》诗一首。河伯潭又写作河泊潭、河伯大潭,因相传屈原投江沉于此,又称原潭、屈潭,是个回水湾,有名的避风良港、商业转运码头,不过较河市的商业则要逊色得多。

 蓦然就想起不久前,在学院街的阳光中走着,听到有个婆婆子正在那里和她的小孙子背背背,还轻轻哼唱着:“黄鸡婆生蛋咯咯哒,一哒哒到万家坝。收拾篙子收拾浆,慢慢细细到靖港。靖港有个观时阁,碰个朋友打酒喝。一杯酒,顺哒风,慢慢细细到湘阴。湘阴街上耍把戏,益阳街上买斗笠……”不禁嘴角莫名有笑意了。

 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些长沙市井中的儿歌其实就等同于远古先民吟唱的《诗经》,只是在城市现代化中与我们的生活已经远了,仅仅只能作为对时代背影的一个深情回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