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哈佛大学张群豪博士: 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努力

 金浦茶馆 2021-08-06

 “当今中医药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重视,中医药正全面走向国际社会。”张群豪说。

   让文明瑰宝焕发异彩

      水之浩浩源长,木之森森根深。一大本《漳浦县张氏族谱》,厚重隽永,内容丰富。粗粗拜读,更知清河衍派人才济济,精英辈出,为金浦增辉,让世人铭记。40多年来,笔者采访记述的诸多先进人物中,张姓占的比例不小。其中一位,名为张群豪,我采写他的通讯《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而努力》,中新社2004年12月10日发电讯,《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2月15日刊载。此前,笔者还采写过他的夫妇,《特殊的欢送会》一文1998年6月5日刊登于《福建日报》头版。

                         张群豪夫妇及子女

     “当今中医药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重视,中医药正全面走向国际社会。”张群豪说,很高兴看到,中医药学这一数千年来人类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已逐渐被全人类所认识、理解和接受。他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开展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诚者斯言!愿中华文明瑰宝在当今世界焕发异彩,使更多人得益,造福全人类!

    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而努力

     ——访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张群豪博士

                                        严利人  

      2004年11月,闽南漳浦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张群豪医学博士应邀回到中国,分别在北京、福州、泉州、厦门为当地医生举办学术讲座。日前,他回家乡漳浦县探亲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张群豪1967年出生于漳浦,1985年考入福建中医学院。1993年考取博士研究生,师从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从事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199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师从北京医科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志彬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癌症和心血管病研究。1998年,他赴美国留学,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心血管病和癌症博士后研究。其中,他的冠心病研究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科技成果一等奖及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当今中医药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重视,中医药正全面走向国际社会。”张群豪说,自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打开了中医药走进美国大门以来,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士使用针灸或中医治疗法,美国50个州已有42个州通过了中医立法。他说,他很高兴看到,中医药学这一数千年来人类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已逐渐被全人类所认识、理解和接受。他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开展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为此,张群豪曾经出面邀请导师陈可冀教授、林志彬教授等名医先后赴美国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参与主持由中国中华医学会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中美21世纪东西方卫生保健展望大会”。近年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专为美国西医师开设中医医疗课程,他为主要教师之一。去年,在他和美国知名中医人士的推动下,美国波士顿市议会宣布10月24日为“针灸与东方医药日”。

      目前,张群豪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研究员,兼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等职,工作极为繁忙。但他表示,用自己的努力,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这是他的第一要务。

                      (中新社2004年12月10日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2月15日)

       特殊的欢送会

                  严利人   (《福建日报》1998年6月5日)

       山乡飞出金凤凰。漳浦县赤土乡农民家庭中出了一位医学博士后,这位博士后又娶了位博士后为妻,近日双双返乡探亲。他们将告别父母和亲友,前往美国留学,在当地传为美谈。

      这是漳浦县第一对博士后夫妇。6月3日晚,漳浦宾馆内笑语欢歌,喜气洋溢,县领导与张群豪的父母、老师、同学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张群豪博士后、於东晖博士后夫妇赴美留学欢送会”。县委书记沈元坤、县政协主席杨玲、漳浦一中校长何重印等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欢送,祝他们志同道合,事业有成!家乡与母校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骄傲,愿他们在学术上再创辉煌!

      张群豪领着新婚的妻子向大家作了介绍:於东晖是位北京姑娘,两人的导师都是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林志彬教授,分别于1995年、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共同的专业爱好使他们相识相爱,喜结连理。最近他们又分别考取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美国纽约塞顿霍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获得美国政府的奖学金,继续从事医学深造研究。

       端庄大方的於东晖深情地说:“我是第一次回漳浦,第一次见公婆。见了公婆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亲,漳浦山好水好人更好。今后不论我走到天涯海角,都会自豪地说,我是漳浦人!”张群豪激动地表示:“我能有今天,衷心感谢家乡的领导和老师的栽培。我一定不辜负亲人的期望,努力攀登学术研究的高峰,争取尽早学成归来,报效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