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高乐对中国的认识:古老的国家,那里有真正的人,自豪的人

 文史馆子 2021-08-06

戴高乐与中国:这位很想来中国访问的法国总统,最后为何没能成行?

戴高乐与中国:被毛泽东盛赞的法国英雄总统,为何没能来中国访问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是法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1890年11月22日诞生在法国北部里尔市公主街九号他的外祖母家里。十九岁考进圣西尔军校,三年后毕业成了一名青年尉官,开始了军事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英勇作战,多次负伤被俘。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担任了坦克旅旅长。

1940年5月升任装甲师师长,晋升准将军衔。在前线,他积极阻击希特勒的突然袭击,同年6月出任雷诺政府的国防部副部长,开始在政府中任职。几天后,德军侵占了巴黎,法国中央政府被迫撤离,戴高乐出奔英国。6月18日,他在伦敦发表了著名的《告法国人民书》,发起“自由法国(战斗法国)”运动。号召人民继续抗战,这一天是他一生中光荣辉煌的起点。从此,他的名字与以后几十年的法国现代史联系在一起。许多人把他称为*6.18英雄"。翌年,戴高乐组织法兰西民族委员会,领导法兰西人民抗战,直到取得民族独立。

全国解放后,戴高乐于1944年9月组织临时政府并任主席。1958年6月1日,戴高乐担任了政府总理,提出加强总统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新宪法,从而创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接着在大选中获胜,1959年1月8日,就任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

戴高乐在执政十年间,积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独立并发展了民族经济,他认为:在亚洲,没有中国的参加,就不能办成任何大事”。他十分重视同我国发展友好关系,1964年1月27日,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他心目中尊敬的几位伟人中就有毛泽东和周恩来。毛主席也称赞他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见毛主席《给戴高乐夫人的唁电》),戴高乐逝世前几个月正打算亲自访问中国。

“每当历史最恶劣的时候,我的义务就是把法国的责任担当起来”,这是戴高乐将军的一句名言。他的一生为法国立下汗马功劳,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然而,这个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是一个能上能下的人,一个严格按照国家宪法办事尊重民意的人,一个不要特权的人。他为国家利益,来得光明、去得清白。丰功伟绩,皎皎晚节,使人们怀念。当他1969年辞去共和国总统职务后,隐居家乡科龙贝,拒绝一切特权,不介入政治,放手让他的继承人去领导国家。过去,每年6月18日的反法西斯纪念日,他都在国内参加隆重庆祝活动。辞职后,他决定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再留在国内。1969年的这一天他在爱尔兰度过,1970年的这一天在西班牙度过。1971年的这一大他计划在中国度过,可惜,他没盼到这一天的到来。

戴高乐动身去西班牙休假时,就提到“辽阔的中国”是他渴望访问的国家之一。他说,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那里“有真正的人,自豪的人,到中国去,对我来说是一个美梦!说真的,我很想到那儿去……"

第一次提到戴高乐中国之行的是马纳克大使,1970年3月2日,他在北京以个人名义给戴高乐写信时提出的。4月10日,戴高乐复信时说:“我已把这件事记录在卷了”。当时戴乐没有具体谈及他希望在中国游览哪些地方,但据马纳克后来说,“他到北京后,可能会登长城,访延安、西安,还会去上海、南京和广州等地。中国人民出于礼貌和对他的敬意,一定会按照他的愿望来安排的。”

1970年10月20日,著名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女士在巴黎拜访戴高乐的朋友雅克·吕夫时,托他转告戴高乐:“中国准备向戴高乐发出正式访华邀请,但希望事前能确知他可以接复。”吕夫当即表示愿意完成这个使命。当吕夫再次约见韩素音时,韩告诉他,“中国等待着戴高乐,这是正式的邀请。是周恩来要我来完成这项任务,并以他的名义邀请将军的。”吕夫急了,必须把这个信息立即报告戴高乐。可是,就在他写信之际,突然传来了戴高乐不幸与世长辞的消息。

1970年11月9日晚上七点过后,戴高乐在餐桌前准备就餐时,突然惨叫了一声。由于动脉瘤引起胃动脉破裂,心脏一下子停止了跳动。倘使不是病魔作祟,半年多后的1971年6月18日,这位“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6.18英雄”,一定会实现与毛泽东、周恩来会晤的愿望,一定会受到中国人民的盛情款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