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纽芬兰13日游16-阿瓦隆和鲸鱼

 永远的草根 2021-08-06

告别圣玛丽保护中心继续前行,依然是沿着海岸线。在圣文森茨Saint Vincent's附近,草根又一次见到了羊群,还有马。

这一路渔村比比皆是,农场和牧场则是少之又少,纽芬兰的天气太过寒冷。

看到路边停了一大群车,草根也过来凑个热闹,

穿过木墙过来一看,沙滩上有人坐着,有人在散步,偶尔孩子们骑着四轮摩托呼啸而过,这有什么可看的嘛,怎么还停了这么多车?

有什么?看仔细了。

草根回到车上,走了几百米觉得不对,这么多车停在路旁肯定有说法,于是又靠边停下,下车回到沙滩上。

原来是海里有东西,赶紧回到车里把大白装上。

大海里几头鲸鱼在嬉戏,这些座头鲸通常体长13-16米,体重25-30吨,雌性座头鲸个头比雄性更大。

小鲸鱼出生的时候,身长便达到了6米长,重量将近2吨。

座头鲸的食物是小鱼小虾,属于须鲸的一种。虽然不像虎鲸那样直接对大动物下口,但是身大力不亏,虎鲸也不敢招惹座头鲸,反而会退避三分,就像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见了犀牛。

几头座头鲸在海里嬉戏着,只有脊背露在水面之上。如果不是出气的时候喷出水花,很难注意到它们在海里的存在,难怪草根第一眼扫过来,什么都没发现。

偶尔会把尾巴拍出水面,这表示它要下潜了。

回来后仔细查看拍到的第一张海滩的照片,发现就在那一张照片上,就有了鲸鱼的踪迹,只是当时没有注意到。还好及时改变主意,回到了海滩上。

这下纽芬兰旅行的经历圆满,既近距离体验了冰山,也看到了鲸鱼,剩下就是完成计划中剩余的景点了。

继续沿着海岸前行,这一带大都是这样的地貌,土层看起来很薄,鲜有高大植物能在上面生长,显得有些荒凉,不像两个国家公园那样森林密布。

葡萄牙湾南Portugal Cove South 也是一个小渔村,最早葡萄牙人在16世纪来此设立捕鱼据点,因此得名。

错误点自然保护区Mistaken Point Ecological Reserve的解说中心也设在葡萄牙湾南,从这里可以由导游带领去保护区参观。保护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有很多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前寒武纪化石。在这个遗址发现的埃迪卡拉化石,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多细胞生命遗迹。

机遇湾省立公园Chance Cove Provincial Park连个大门都没有,参观显然也不需要门票了。

路边荒郊野地里的这些房子,是做什么用的?住人?

继续向前雾气又上了来,纽芬兰就是这样,响晴天里,浓雾也是这样飘来飘去。

草根喜欢拍照片,对天气十分关注,因为阴天照片比较不容易出彩,出来玩每天早上都要先看看天气预报。

纽芬兰的气候多变,在纽芬兰的这些日子里,看天气预报都是精确到小时,可能这个小时下雨,下一个小时就是晴天了。

不过天气预报可告诉不了你,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会突然涌上来一团雾,就像这样。

现在的费里兰Ferryland是一个人口400多人的小镇,具有久远的历史。

话说自打卡伯特发现了新的土地,回去还跟大家描述说,这里的鳕鱼多得难以想象后,欧洲人便一群一群地奔着鱼来了。

一开始是法国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把费里兰这里当作捕鱼据点,后来英国人成为主流,都是因为那该死的英格兰天气!

关于这一段,请看草根《加拿大历史》系列中的《英国人的纽芬兰》

这个地方的名字,也从葡萄牙渔民口中的“Farilham”,法国渔民的“Forillon”,变成英国大老粗的“Ferryland”了,反正听起来都差不多。

能成为纽芬兰旅游手册上的首选目的地Top Destination,就是因为这里悠久的历史。

海上云雾升腾,宛如仙境。

草根沿着路开车向海角的尽头走去,很快路就成为仅容一车通过的砂石路,担心前面不好调头,草根找了个稍微宽敞的地方折回头来。

后来再翻一次旅游手册,才知道走下去不远就是费里兰的灯塔,那也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景观,一不小心却错过了。

错过的原因除了路面狭窄,还因为看到了下面的一些废墟。

《英国人的纽芬兰》那篇里,咱们说过1610年代英格兰国王授权伦敦布里斯托尔公司London and Bristol Company,在纽芬兰建立殖民地,结果建立起来的几个殖民地都很短命,包括来时咱们看到的那个丘比特。

第一轮的尝试并不成功,1620年,建立殖民地的授权转到了第一代巴尔的摩男爵1st Baron Baltimore乔治·卡尔弗特George Calvert手上。1623年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通过《阿瓦隆宪章》The Charter of Avalon确认了这项授权,并给予巴尔的摩男爵更大的权限,命令他在纽芬兰岛上建立阿瓦隆省,给予他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杀大权。卡尔弗特委任爱德华·韦恩Edward Wynne建立殖民地,这里是一个重要的捕鱼据点,于是英格兰人顺理成章地在这里建成纽芬兰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

到1625年,这里的人口增长到100人,这次算是坚持了下来,不过规模一直都不大。很快巴尔的摩男爵的兴趣就转移到北美大陆了,毕竟那里的气候更适合人类居住。

欧洲列强们经常打仗,而一有战争,他们的殖民地往往也卷入其中。1660年代,荷兰人就曾经袭击过这里,但是给这里带来灭顶之灾的是法国人。

1696年,新法兰西的英雄夏尔·德·伊贝维尔Sieur d’Iberville率领新法兰西人和印第安盟友组成的部队,从法国人的据点普拉森舍出发横扫阿瓦隆半岛,完全摧毁了小渔村费里兰。关于那一场跟小动物有关的战争,欢迎大家看草根《加拿大历史》系列中的《毛皮战争》

自打那一场浩劫后,这个地区从1621年以来第一次没有了欧洲定居者的踪迹。

后来渐渐地又有渔民重新定居此地,渔业也一直是费里兰的支柱产业,捕鱼成为这里的生活方式,鳕鱼甚至能作为一种货币流通,但是老的费里兰几个世纪以来几乎被遗忘,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年的废墟被发现,发掘工作从那时开始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本篇配乐是Chris Andrews 和 Mark Hiscock 的 Newfoundland。

本篇涉及的线路如下,点击可见大图:

更多请看:

纽芬兰13日游 01 – 计划篇                           

纽芬兰13日游 02 - 信号山

纽芬兰13日游 03 - 卡伯特塔

纽芬兰13日游 04 - 发现之旅

纽芬兰13日游 05 - 特威林盖特

纽芬兰13日游 06 - 海边小径

纽芬兰13日游 07 - 维京小路

纽芬兰13日游 08 - 维京人的传说

纽芬兰13日游 09 - 拱门峡湾落日

纽芬兰13日游 10 - 鳟鱼河

纽芬兰13日游 11 - 世界遗产

纽芬兰13日游 12 - 角溪到国家公园

纽芬兰13日游 13 - 特纳诺华国家公园

纽芬兰13日游 14 - 海豹灾难

纽芬兰13日游 15 - 圣玛丽角的塘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