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坏死,无路可走时,别忘了还有冲击波

 陈献韬聊骨坏死 2021-08-06

一般资料:

女,25岁,双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左侧疼痛尤甚),2017年11月21日住院行冲击波治疗。

双侧ARCO3C期

双侧股骨头已塌陷,头内密度不均,大面积囊性变

双髋关节核磁检查

双侧股骨头负重区骨髓水肿,左侧关节腔积液

双髋关节核磁检查

双侧股骨头负重区骨髓水肿,左侧关节腔积液

双侧股骨头冠状面扫描

股骨头负重区大面积囊性变,波及外侧柱

双侧股骨头横断面面扫描

股骨头负重区大面积囊性变,波及外侧柱

右侧股骨头斜矢位扫描

这个特殊扫描可以更好地看清股骨头内坏死灶

左侧股骨头斜矢位扫描

这个特殊扫描可以更好地看清股骨头内坏死灶

病情分析

1. 综合X线、CT、MRI检查,双侧股骨头已经明显塌陷,坏死灶面积大、且位于负重区,外侧柱大部分波及,保头手术失败率高;

2. 病人年龄25岁,关节置换时机尚早,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3. 骨髓水肿明显、骨密度下降,单纯采用药物治疗难以凑效。


考虑到冲击波治疗费用问题,我们仅选择症状重的左侧股骨头进行冲击波治疗,右侧采用中药熏蒸,结合使用双拐、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利塞膦酸钠等)。

今日来院复查,病人诉疼痛显著改善,丢拐已能轻松行走,影像检查结果如下:

右侧股骨头治疗前(2017.11.23)与治疗后(2018.03.26)比较

  1. 右侧股骨头内囊变区明显变小(治疗前:白色虚线所示,治疗后:黄色虚线所示);

  2. 右侧股骨头整体密度变白(红色虚线所示),骨质量得到改善,提示应用拐杖、药物治疗有效;

左侧股骨头治疗前(2017.11.23)与治疗后(2018.03.26)比较

  1. 左侧股骨头内囊变区明显变小(治疗前:白色虚线所示,呈L型,治疗后:黄色虚线所示,明显缩小,外侧柱密度显著提高);

  2. 右侧股骨头变白,骨密度提高(红色虚线所示),冲击波治疗效果改善更理想。

结 论:

1.青壮年,股骨头塌陷后似乎无计可施:植骨手术预后难料,关节置换为时太早,处于非常尴尬的阶段;

2.拄拐和吃药、治疗一样,同属于治疗手段,万万不可轻视(点击此处可查看拄拐注意事项);

3.冲击波治疗作为风靡全球的绿色疗法,从奥利匹克体育场到专科医院,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其“无创、快速”的优势备受医生、患者欢迎;

4.塌陷期股骨头坏死,当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手段,改善骨质修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为关节置换赢得时间;

5.冲击波的应用是有条件的,我们的经验是:

a.早期股骨头坏死不愿/拒绝手术者;

b.早期坏死面积小,拟行髓心减压者,可行冲击波替代此术式;

c.股骨头坏死中后期,植骨手术成功率预期不乐观、且其他治疗手段缓解疼痛、改善修复不理想者;

d.植骨手术后期,骨修复速度慢、长期骨髓水肿慢性疼痛长期不能缓解者;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To keep your balance,you must keep moving. 

人生就像骑单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Albert.Einstei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