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时代的管理基础发生了四大变化

 学习一生 2021-08-06

任何管理手段都是基于一定的管理基础。泰勒的科学管理诞生基于工业化时代流程化的开始,而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体系则是基于现代工业流水线的开始和科层化组织的构建。当互联网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称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为管理他们而煞费苦心,但在今天整个社会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的时候,企业家发现,无论是60、70还是80、90以及正在走上舞台中央的00后,都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管理的基础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变化:

1

人机互动的时间越来越多

数字化时代的一个特别典型特征就是人机互动的时间越来越多,无论是制造业的一线车间,还是技术研发实验室,或者是出行期间,甚至会议和交流,在工作中乃至在生活中,人机(无论是PC还是手机或者工作台)互动时间越来越超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时间。随着高性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高端智能装备等人工智能装备的高端化、精致化、拟人化,人机互动的程度更加超越传统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直接互动(会议、文件、指令、沟通、工作配合协调过程等),甚至连审计、设计、作词作曲等过去被认为是代表智商的人类专属工作也都逐步让位于机器。长此以往,工作场合中,工作人员对于互动机器的了解程度可能远远超过对于领导、同事、下属和合作伙伴的了解程度。

2

外包性质的工作越来越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外包性的工作越来越多,甚至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的一种主流趋势,工业化时代出现了客服中心(CALL CENTER)外包、工程现场施工外包、低端初级工作外包,到了数字化时代,精细化的生产过程、个性化的创意设计、配合默契的供应链系统,甚至员工训练等,凡是能够外包的全部外包了,而且往往是越是网络化运营越强大、数字化程度更高的企业越是依赖于外包,如互联网企业就成为外包工作的重点领域,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制造业企业也正在成为外包工作的主战场,比如,位于深圳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制造业领军企业华为,都成为利用外包工作的重点大客户,作为其人力资源外包商的企业都成了市值过百亿的上市公司,据说还有数家人力资源公司正在等着过会上市。

3

临时性工作团队越来越成为主流

工业化时代强调的是工作与团队的稳定性,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是如此,因此有了日本式的终身雇佣制度,诞生了欧美式的产业工人协商用工制度,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到2006年以后逐渐完善了劳动合同制用工制度,固定化团队被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工作的主力军。但是,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以上以稳定为前提的用工制度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乃至运营过程越来越具有柔性化特征,另一方面员工(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越来越注重工作的体验,很难长期固化在一个岗位或一种工作中,而服务业早就成了“临时工”的天下,即使是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社区服务等工作也基本上成为“临时工”的主阵地。

4

在线即时沟通的智能化工具越来越成为标配

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过程主要是对人的行为与信息的管理,因此,传统的管理重点聚焦于人面对面的组织行为和信息控制,而今天的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乃至智能装备(智能化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办公设备及环境、智能穿戴装备等),即时在线沟通成为常态,时差、地区差,乃至语言差,都在逐渐消失,以自媒体形式出现的网络社交媒体正在成为面对大众行为的主流沟通媒介,这对以人的行为管控和信息流转控制为主要着眼点的传统管理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数字化时代的执行力新趋势

数字化时代带来了管理基础的颠覆性变化,以完成任务目标为前提的执行力体系也必然会进行相应的改变与创新。根据我个人的观察,目前很多企业管理的困境或执行问题基本都是源于管理基础与管理手段的张力,大量运用传统的执行手段恐怕都不会有理想的结果。以下六大执行力新趋势值得各位企业家关注并能够提前掌握:

01

尽快熟练掌握数字化运营与管理工具

面对颠覆性的管理基础,适应而变化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产值过千亿的企业家,还是刚刚创业的草根创业者,尽快熟练的掌握数字化运营与管理工具是新时代企业的基本功。在商业服务消费领域,运用在线直播工具在一夜之间可以创造数十亿销售额,以往这可是上千人的销售队伍“人海战术”才能搞定的。今天,以数字化运用管理工具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区区不到100人的团队同样可以创造数十万辆以上的产量和销售业绩,以后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将可能变成无人服务的DIY过程。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主要客户是汽车制造商和工程机械制造商,以往的服务是依靠人多态度好的“保姆式”服务获得客户认同,本企业的人工成本高不说,客户也越来越感到很痛苦,因为经常会出现问题后导致停工而影响进度,常常进行投诉和抱怨。而以数字化工具为基础的远程运营维护则不仅确保了相关设备的连续运转无问题,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服务过程成本。即使是采取精益生产方法降本增效的企业,如果缺少必要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以及熟练使用数字化管理工具的人,精益管理成果很难得到持续的维持且进一步改善。

02

关注并塑造数字化工作场景成为执行枢纽

数字化时代,由于工作场景的变化频繁,相对固定的工作团队和岗位人员也越来越变得不确定,运营与管理系统的迭代升级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关注并塑造数字化工作场景就成为执行枢纽,就是说,管理者要不断根据目标和任务的变化需求,进行不同团队和工作人员的筛选和组合,优化额改变相关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工具,不断构建和迭代数字化工作场景,各类的项目管理将成为管理过程的重心。这完全打破了以往工业化时代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组织架构、工艺、流程和团队管理模式,以往只是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类工作中常用的场景化管理也逐渐成为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基本场景,比如在华为、阿里、腾讯等制造业和服务业巨头,都有各式各样根据具体目标和场景而自由组合而成的工作小组,而一贯中规中矩的不少制造业企业也开始根据目标来搭建新的场景,场景成为组织架构中一个关键要素了。如方太集团,就根据新产品的成长目标,由该产品研发团队负责人直接组建产品线,将新产品直接对接市场,这在以往传统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价值链是不可想象的;还有一家以销售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制造业企业开始以客户现场服务为核心构建新的重点工作场景。新的场景本质上是对传统内部价值链的重构,缩短周期,设计与成本、效能紧密结合,更加快速且高质量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核心是为了高效率执行。

03

提升在线沟通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执行过程是一个沟通过程,沟通过程的顺畅与准确直接决定着执行的效能。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沟通过程就是面对面的交流过程,而在数字化时代,在线沟通将成为常态,甚至可能成为花费时间远远超过面对面的线下沟通时间。有人可能认为,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了2020年来大量沟通采取了线上会议和交流的形式,疫情过去之后,线上会议及线上沟通形式将让位于线下会议或线下直面沟通。我承认,线下的面对面沟通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但是,那个面对面沟通相对占据更多时间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在线沟通变得不可替代且占据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因此,提升在线沟通并且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的技能成为数字化时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基本功。

04

建设内外共享的分享型企业文化

工业化时代,很多企业家认为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文化,只要企业员工接受就可以了,所以,那个时候的企业文化被称为老板文化。而今天的数字化时代,这一想法显然是错误且不可行的,甚至可能会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近年来,一系列首富和知名企业受到社会舆论的攻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说错了什么话,而是他们的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依然理解为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信仰什么甚至有没有信仰、如何信仰与他人无关、与社会无关,所以,前些年有不少企业内部拥有一些奇葩的信仰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我们也见怪不怪,谁让人家挣到了不少钱呢。“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成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信息极为透明的时代,个人隐私受到法律保护都很难,更何况企业内部所谓隐私呢?因此,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了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一个公众企业,不管你是不是上市公司,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是建设一种内外共享、边界友好、符合人类正能量感受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员工的信仰体系和内部行为规范。

05

项目经理型人才成为执行成效的关键

数字化时代既摧毁了很多缺少具有专业技能的就业者的就业机会,也夺取了很多十分专业的匠人的工作,但是,有一种工作或者岗位正在凸显它的重要性,就是项目经理型人才,也就是善于根据具体任务和目标运用一切手段和资源迅速组织人马实施且能够达成目标的人才。近年来,一系列独角兽上市公司的非创始人CEO都是被投资人或者被创始人请来的,如阿里巴巴的蔡崇信、快手的CEO宿华都不是传统意义的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合作伙伴或合伙人,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整合资源且执行到位的能力都非常强。在很多人眼中,这类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这类人恰恰是一类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是可以发掘和培育的。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存在决定了其所在公司的未来,尤其是在今天工作团队相对流动性较强、执行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数字化时代。

06

从团队领导力到场圈领导力

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管理过程强调的是大团队集体作战和固定团队的核心作用,因此,团队领导力具有决定性作用,重视的是核心团队的持续培育以及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凝聚力,今天是数字化时代,管理过程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团队和不太稳定的团队成员,甚至很多成员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外包成员或者配合成员,相互之间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认识的,而且一个项目或者一项任务做完后,合作就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注重价值观深度认同、行为默契配合、忠诚于公司的传统团队领导力可能远远不够了,更需要的是能够对于拥有不同价值观、相互之间不熟悉甚至不认识但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完成目标或任务的成员的领导或管理,这就是我们讲的场域领导力,也就是对于场景中所有成员的领导力、对于有关生态圈中所有成员的领导力,或者叫社交领导力,就是社交圈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的核心要求是对于并不认识甚至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成员的领导力,这在互联网非常发达、智能化设施非常普遍的今天已经成为领导力的核心内涵。领导力再也不仅仅是一个对于特定团队或成员的影响力概念,而是一个通过智能化工具、互联网设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被领导者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领导者是谁,但是却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务目标、应该去做的事和做事的标准。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化转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企业管理的诸多基础要素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少变化是颠覆性的,以此为基础的领导力内涵及执行力要素也必然随之而发生变化,我们的企业只有顺应时势而改变,才能在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取新的成功、达成新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