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正宫·小梁州】又名小凉州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幺】×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欣赏古人三例曲
例曲1:贯云石
【正宫·小梁州】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滿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注释:
鹭鸶,白鹭。
译文
清清湖水映照着芙蓉亭亭玉立的身影,岸上菊花迎霜怒放一片金黄。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秋天的风光。老于干枯的荷叶底下有白鹭躲藏。秋风阵阵,飘来桂枝的幽香。
在雷峰塔畔登高远望,钱塘江浩渺无涯,湖水清澈,江潮涌起,波光荡漾。抬头看一弯新月斜挂在天上,还有南归的大雁两三行。
赏析:
本曲描绘了杭州秋色之美。其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写西湖,角度是俯视;后半部分是写钱塘江,角度是远眺。
首句“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是抓住西湖秋景的典型特征进行总体概括,一句中作者点出两种景色:一是“芙蓉映水”,一是“菊花黄”。
下面三句“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是在泛写之后进一步细描湖边的秋景。诗人观察得很仔细,居然看到了藏在枯荷下的水鸟。枯荷,本来会给人零落颓败之感,但残叶下藏着鹭鸶,这就显得活泼而新鲜了。况且,诗人写枯荷是为了衬托鹭鸶,而不是在伤秋。因为如果是茂密的荷叶,就会看不见躲在荷下的鹭鸶,只有在凋残的枯荷下,鹭鸶才会藏头而露尾。这时,随着阵阵的秋风,又飘来了阵阵桂花的芬芳,诗人嗅着这弥满湖面的馥郁清香,端详着这芙蓉黄菊,枯荷白鹭,纵览这湖面的一派秋光,当然会心醉神迷、心旌摇摇,感到秋景无限美好了。
诗人在领略了西湖美妙的秋景后,又把他的目光延伸到远远的钱塘江上。寥廓的江天分外澄澈,更能体会到秋天的明净和秀美。“雷峰塔畔登高望”写他登高远眺,观察的角度也由前面的俯视细察变为放眼纵览。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浩浩荡荡的“钱塘一派长江”。这里的长江是指长长的钱塘江水。
下面四句“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是细写作者站在雷峰塔上由近及远,登临纵目的眺望过程。“湖水清”说的是脚下的西湖,“水清”固然是由于西湖水色秀美,但恐怕也与秋天有关吧。因为秋天是“潦水尽而寒潭清”嘛!“江潮漾”说的是远处的钱塘江潮。由于钱塘江入海处呈喇叭形,向内逐渐浅窄,海潮涌来时受其约束形成很高的潮头,这就是有名的钱塘江潮。
贯云石在这首小令中把此天地间的壮观概括成“江潮漾”与“湖水清”对举,作为余杭诱人秋景的代表,是很有其典型性的。“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则是越过江潮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天边。斜月之下,几行新雁披着冷冷的清辉向天的尽头飞去,诗人的心被带得很远很远,整个画面也在无限地向前延伸。秋天的清彻、寥廓,诗人心胸的开阔、舒展,通过这无尽的画面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例曲2:张可久
【正宫·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幺】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注释
髭:嘴上边的胡子
注释
赋登楼:汉末王粲南投刘表,未受重用,寓居襄阳十余年。建安九年秋,王粲偶登襄阳城楼,纵目四望;百感交集,作《登楼赋》以抒心志。
赏析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之作,前面写景,后面抒情,前面最后一句“老树替人愁”是过渡句,是情景交融之句。从曲中所述看,可能是作者晚期作品,抒发年华易逝之哀情,但在人生感慨中,也隐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前两句写秋风瑟瑟、烟水苍茫,作者乘一叶孤舟漂流于浩渺无边的江上。秋风萧瑟、江水浩茫反衬作者的形单影只和悲凉孤寂的心情。六、七句紧扣题中的“九日”,抒写羁旅漂泊、人生无常的感慨,重阳日在他乡与相知好友共把茱萸,花前醉倒,感叹彼此头发已花白表现手法虚实结合:作者悬想远方的亲友知己如今白头的境况,回忆旧日重阳节。劝酒酬诗?的欢乐情形,是虚写;如今自己羁旅漂泊,独在异乡,人事伞非,是实写。虚实结合,强化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对比:昔聚今散,昔乐今悲,黄花依旧应时开放,但物是人非,突出表达了作者的漂泊之愁、思亲之情、韶华流逝之悲。描写秋景渲染。菊花黄、荷叶枯、鹭鸶藏、雁成行、飘桂香等都是有秋天特色的景象,渲染秋的清爽明净。白描。一句一景,抓住特征简笔勾勒。动静结合。大雁南飞与弯月斜挂,一动一静。多角度描写,绘形绘色,大雁成行绘形,荷粉菊黄绘色。
王玉民(河北)
【正宫·小梁州】登千秋台
踅风卷叶似蝶扬,岁月沧桑。玉雕刘秀伫斜阳,君王像,照眼供观光。〔幺〕千秋台上凝眸望,见新碑古诏行行。乔扮装,真虚让,帝王术也,赚的是龙床。
王晓春(四川)
【正宫·小梁州】游龙门石窟
慈眉善目众人夸,白玉无瑕。劫波渡尽窟生花,俗和雅,大美播天涯。[幺]自从魔鬼来华夏,凭添了无数伤疤。手脚缺,双瞳瞎,可怜菩萨,愁苦立山崖。
吕大振(安徽)?
【正宫·小梁州】墨戎苗寨行?
拦门三碗醁波馨,醉意迷瞪。撩人一曲眼波横,心相碰,笑语恁轻盈。?[幺]此情此景常牵梦,梦中总银饰叮零。水秀美,山清静,墨戎共我,千里扯诗绳。(墨戎为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
慈眉善目众人夸,感叹:白玉无瑕。
拦门三碗醁波馨,感叹:醉意迷瞪。
二是:紧接着点出感叹之重点景象。
玉雕刘秀伫斜阳。
劫波渡尽窟生花。
撩人一曲眼波横。
三是:自然顺畅的过渡句。
君王像,照眼供观光。
俗和雅,大美播天涯。
心相碰,笑语恁轻盈。?
四是:幺篇记事叙情,尾句耐人寻味。
五.【正宫·小梁州】制曲要点
1.适合的主题与篇幅
主题宽泛,可写游记,观景,抒情,叙事,议论等等。
篇幅较长。
2.句式
四个七字句除幺篇第二句为七乙句外,均为七律句;
幺篇第三、四句为对仗句。
3.主曲第3第4句的过渡须自然流畅。
4.结句或议论或抒情或褒贬,一定要言之有物,耐品,有力。
最后,晒晒本人参加百雀奖的三首作品,参考以上讲座,请你猜猜哪首可能获奖。
1.【正宫?小梁州】山村夏夜柳树下
月淡云高古柳边,锣鼓喧天。大爷扭捏扮香莲,声声怨,沾唾泪涟涟。
【幺】音箱响起婆姨炫,随歌拍、起舞翩翩。三嫂上,红花献,(围观人)敲盆击碗,鼓掌震苍天。
2.【正宫?小梁州】故乡
一根绳子绕高坡,车马穿梭。云中小妹叫哥哥,心中乐,着急会娇娥。
【幺】(岭上)十层树木十层果,楼群起、叠叠巍峨。碧水唱,梯田贺,鸟鸣悦耳,遍地淌情歌。
3.【正宫?小梁州】故里
古碑古庙古河槽,出自清朝。四街四店四石桥,地下焦煤好,地上窑洞挂山腰。
【幺】如今兜鼓时髦俏,住楼房、装饰新潮。林木骄,花丛笑,人吟诗曲,雅韵领风骚。
好,第十一讲,就此打住,下课了。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