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龙?还是虫?新能源唯一沉睡的赛道——氢能

 zhuqs99 2021-08-06

新能源发展时至今日,市场表现最差的只有这一个赛道——氢能。

原因有很多,今天天水姐就和大家详细聊聊。

若您看好这个赛道的话,文章结束有干货,记得点赞、收藏。

是龙?还是虫?新能源唯一沉睡的赛道——氢能

之前我们讲到,氢能源分为:制氢、加氢、储氢、用氢

而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氢能纳入「新型储能」,及只在储氢上态度明确。原因很简单,现阶段氢能本身的环保问题十分鸡肋

虽然最终目标是核能电解水,实现全过程100%绿色,但不可否认,我们至今仍处于”灰氢”阶段。

及工业副产品产氢,一面大力环保清洁,一面却在制造污染

这也是政策不明朗,企业放不开手脚的原因。

但毕竟,氢能的发展是板上钉钉的毋庸置疑,相信之后的政策的明确很快将会到来,而其整个发展阶段,为的就是这“终结目标”——绿氢

但在未来,氢能源的市场规模究竟如何呢?

在 2060 年碳中和目标下,到 2030 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 3715 万吨,到 2060 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 1.3 亿吨左右。其使用范围涉及到: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工业染料等。其中,工业领域用氢占比最大,占总需求量的 60%。

但目前,氢能仍处在导入期,供给和需求尚未打开。从投资角度,当前产业尚不具备规模化经济能力,中短期给产业链大部分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的绩效贡献有限。但碳中和关注度的提升,叠加光伏、石化、汽车等行业巨头及社会资本的入局, 催化了市场的积极情绪

在此,水姐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投资策略和标的,整理不易,且看且珍惜~

一、如何选择投资策略


1)短期(2020 年-2025 年),绿氢产业链尚未形成气候,关注燃料电池发展


2)中期(2025 年-2035 年),绿氢产业化逐渐形成气候,关注率先布局企业


3)远期(2035 年-2050 年),氢能各产业链环节的成本、技术都将得到大幅改善,重点关注贯穿氢能产业链的关键设备,包括储氢罐压缩机等。

二、相关上市公司

1、全产业链布局

美锦能源:控股燃料电池客车制造企业,参股燃料电池制造企业国鸿氢能,膜电极制造企业鸿基创能;投资电堆生产、煤制氢、加氢站等项目。

2、制氢

宝丰能源:2019 年投建全球最大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装置,现已通车运行。

3、储氢瓶

富瑞特装:以高压车载供氢系统及加氢站设备为主,并开拓制氢设备、加氢站建设等业务;

中材科技:具备高压储氢瓶量产能力,目前储氢瓶产能已达 2 万套中;

集安瑞科 (HK):与挪威 Hexagon Purus 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中国及东南亚高压氢气运输市场,在氢能储运领域有先发优势。

4、压缩机

冰轮环境:公司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和氢气循环泵已实现批量供货,氢气压缩机正在试制过程中;

汉钟精机: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产品已完成开发,并已交付样机给下游客户进行测试。

5、燃料电池

亿华通:燃料电池首家上市公司,目前年销售约 500 套电堆系统

重塑股份(IPO):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之一,客户涵盖国内多家知名商用车企业,现已申报IPO.

郑重申明:文章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为分析整理,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请理性看待,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