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 一个家庭如果能和睦相处,就没有不兴旺的。但自古以来,家庭关系最难处理。 很多家庭,成员之间面和心不和,矛盾不断。 其实,造成矛盾的源头,大多离不开这两个原因,可惜很多人到老都没明白。 -01-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界限感 模糊的“界限感“,是形成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 同事曾跟我讲,她有一个勤快能干、喜欢包办的婆婆。 婆婆一来,每天6点多就起床,打扫家务、做饭、洗衣服、带孩子,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然而,令人烦恼的是,婆婆在生二胎这件事上非常坚持,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俩口子。 其次有一天下班,她发现自己的衣柜、鞋柜被婆婆重新整理了一遍。 年轻人比较注重隐私,而婆婆却没有这种观念。 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乱动自己东西,把所有的东西都暴露在她面前,让她觉得自己和这个家没有一点关系。 还有,婆婆总是过度干涉孩子的教育,常常是一味地纵容和宠溺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让干什么。 只要她有些些许意见,婆婆就说:“我几个孩子都是这么养大的,不都好好的。” 亲密关系里,我们常常容易跨过"边界"。 其实,与任何人相处,保持该有的界限感和规则感是很必要的。 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切忌双标,与其要求别人,不如多换位思考。 -02-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语言暴力 家庭矛盾,多数都源自于“不会好好说话”。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 家庭成员之间,一句不合时宜的话,犹如一把利刃,伤人于无形。 有这样一个中年男人,父母年过5旬,因为长期的积怨,平时说话总是充满攻击性。 他心里不满,但隐忍不发。 从小就被送到老家生活,和父母关系比较冷淡。 一个人打拼的这些年,压力很大,他埋怨父母不帮自己,这也放大了他们的矛盾。 有一年回老家,他老婆受不了公婆之间针尖对麦芒的相处方式,就把气都撒在男人身上。 男人压抑太久,女人这一闹更是引爆了他,俩口子矛盾也升级了。 离开老家,两人更是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没想到祸不单行,女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说是生育无望,可医生却找不到病因。 之后,女人把责任推给男人,说是男人的抑郁情绪影响到了自己。 真的,生活中,语言的力量从来不容小觑。 语言暴力,是这世上最残酷的谋杀。 曾看过一则新闻: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找记者诉苦,称儿子打自己。 当记者联系到她的儿子时,这个中年男人却抱头痛哭,说:“这么多年,我生活在我母亲的骂声中,我心里的苦无人知啊。” 原来,母亲喜欢毫无理由地骂人,为此,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 妻子和孩子走了以后,自己成了谩骂对象。 有一天,他开了很长时间车想好好休息,可母亲一直骂人,他忍无可忍,拉扯之下,母亲不小心碰到了柜子上。 生活中,那些不幸福的家庭,之所以矛盾不断,多半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 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中最好的风水。 人与人相处,关系再近,也要顾及对方的尊严;感情再好,也要体谅对方的感受。 俗话说得好:老人无德,一家灾殃;子女不孝,没有福报;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把恶言粉碎成末,和和气气,家庭才能兴旺。 |
|